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组培脱毒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变异问题。本研究采用单茎尖离体培养的方法,筛选适宜‘宁玉’草莓初代培养、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适宜‘宁玉’草莓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 + 6-BA 0.20 mg·L-1 + NAA 0.05 mg·L-1,适宜壮苗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 + 6-BA 0.10 mg·L-1 + NAA 0.10 mg·L-1,适宜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1/2 MS + NAA 0.10 mg·L-1,本研究为建立‘宁玉’草莓单茎尖培养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小麦Hsp70蛋白的相互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小麦Hsp70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进行蛋白互作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到21个结构域高度保守的Hsp70基因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显示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与无规卷曲类型在每个蛋白中所占比重较大,二者之和大于70%,延伸链和β-转角所占比重较小,二者之和小于30%。互作分析结果表明,TaHsp70-14、TaHsp70-6、TaHsp70-12、TaHsp70-16、TaHsp70-3,TaHsp70-8、TaHsp70-21、TaHsp70-20,TaHsp70-17和TaHsp70-11之间有相互作用,GO分析显示所鉴定基因主要在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及细胞成分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茅苍术是重要的道地药材,但由于繁殖困难和采伐过度,导致野生资源濒危,产量大幅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以茅苍术种子为外植体,对初代培养的建立及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适宜激素浓度进行了筛选,以期为茅苍术的组培快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种子去皮、0.1%升汞消毒10min效果最佳;不定芽诱导以MS+6-BA 3.0mg/L诱导率最高,配合NAA浓度0.4mg/L和0.8mg/L的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96.77%、95.78%.其次是MS+6-BA 2.0mg/L,添加NAA浓度0.2mg/L和0.4mg/L的诱导率分别为94.53%、95.22%.增殖培养以MS培养基添加6-BA 3.0mg/L的增殖系数最高,为11.88;其次是2.0mg/L,增殖系数在9.5以上;但以MS+6-BA 2.0mg/L+NAA0.4mg/L增殖系数和长势综合效果最好.生根培养以培养基配方为1/2MS+NAA0.5mg/L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草莓高架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莓高架育苗是近些年从日本引进并迅速发展的育苗技术,高架育苗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露地育苗方法受天气影响大、病害严重、单位面积产苗量低、成苗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应用高架育苗技术,在传统方法不适宜繁育草莓苗的地区如盐碱地、寒冷地区等也可以繁育出质量极佳的草莓子苗。在草莓主产区如山东、安徽、河北、河南等低纬度地区应用高架育苗技术也能为草莓初学者提供低难度的草莓育苗方法,尤其针对红颜、章姬等易感病品种,草莓初学者很难使用传统方法进行繁育,  相似文献   
5.
一个水稻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的遗传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68是带有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标记的籼稻恢复系。对来源于组合中9A/R68 的F2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R68的金黄色颖壳和节间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采用隐性群体分析法,把金黄色颖壳和节间基因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位于RM1230、RM7000和RM227、RM51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8.7、3.3、2.7和4.7 cM,暂将该基因命名为 gh 5。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草炭的开发和使用,为蔬菜育苗提供性能可靠、取材广泛的育苗基质,以豫甜羊角蜜甜瓜种子为试验材料,将砻糠灰和草炭按不同体积比[100:0、75:25、50:50、25:75、0:100(mL:mL),下同]混配作为栽培基质,研究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纯草炭)相比,添加一定量...  相似文献   
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草莓设施栽培产地环境、品种与苗木选择、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相似文献   
8.
正草莓假植育苗是将从母株上切下的子苗移植到苗床或营养钵内进行临时定植的草莓育苗方法。通过假植育苗,可以避免草莓苗生长后期因其匍匐茎繁殖产生的大量子苗拥挤、相互竞争养分、子苗细弱、病虫害增多等问题,改善了子苗生长的土壤与通风透光条件,扩大其生长空间,减轻了病害发生。因此,假植育苗已成为繁育优质草莓苗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草莓假植育苗技术在穴盘苗培育上已有应用,对提高草莓苗质量,提早开花结果,增加前期产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9.
组培过程中变异的普遍性,显著影响植物的遗传稳定性,限制组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草莓组培苗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变异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变异的发生是草莓及其他组培快繁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影响组培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外植体类型、基因型、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配比、继代培养的时间和次数,和内在遗传机理如染色体异常、转座子活化和基因突变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建议选择幼嫩的外植体、优化培养基配方、控制增殖系数和继代次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光照和温度等培养条件,控制组培过程中变异的发生。同时,利用形态观察和RAPD、SSR等技术对组培苗进行检测,及时剔除变异组织或变异植株,减少变异对生产的不利影响。通过总结草莓组培中变异发生的原因和有效控制变异的途径,为包括草莓在内的植物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变异的深入认识,为植物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用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中9A和恢复系R68配组,选取F2的高可育株和极端不育株构建2个基因池,用82个完全不育单株作为定位群体,利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413对SSR引物对双亲和两池进行多态性分析。 位于第1染色体的RM283和位于第10染色体的RM5756、RM258、RM6100、RM171 在亲本、两池间存在多态性,用F2单株验证证明它们与恢复基因连锁。经典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表明,印尼水田谷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R68具有2对恢复基因,分别位于第1和第10染色体上。位于第1染色体的恢复基因与分子标记RM283的距离是6.7 cM,位于第10染色体的恢复基因与标记RM5756、RM258、RM6100和RM171间的距离分别是10.4、8.0、2.4和4.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