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遗传定位、基因标记与克隆、标记辅助选择(MAS)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辣椒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1)构建了一批分布广泛、覆盖整个基因组的种间或种内遗传图谱。(2)对C.annuum及其野生种C.annuum var.glabriusculum 和C.baccatum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明确了辣椒基因组的大小(3.48 Gb)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基因组(900 Mb)的4倍。(3)开发了一批连锁标记,奠定了利用基因克隆和MAS技术培育优良品种的基础。(4)发现20个独立遗传的核雄性不育(NMS)基因,开发了与ms1、ms3、ms8、ms10、ms_k、msc-1和一个未命名基因的连锁标记,但除ms1、ms3、ms8和ms10外,其他的NMS基因尚未定位。(5)开发了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不育性相关的线粒体基因atp6的标记,鉴定了与育性恢复(Rf)相关基因,但Rf没能在遗传图谱中定位;鉴定和标记了影响CMS系育性恢复的相关核基因(pr)。综述了辣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这些信息将对辣椒种质资源评价、利用MAS培育NMS系和提高NMS系选育效率、利用rf和Rf基因选育CMS的保持系和恢复系,以及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屋顶空间进行蔬菜园艺生产,对于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缓解热岛效应和扩大农业经济活动范围意义重大。试验以湖南地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屋顶花园蔬菜植物综合评价体系,对初筛后的26种蔬菜类植物进行筛选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由适应性、植物特征习性、观赏性和维护管理4个评价准则及相关的19个评价因子组成。通过评价,球茎茴香、羽衣甘蓝、观赏辣椒综合评分最高,与人参菜、黄花菜、叶用甜菜、朝鲜蓟、蛇瓜、石刁柏同为A级;西瓜的综合评分最低,为D级;B、C级的种类较多,在屋顶园艺中有一定推广和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屋顶蔬菜种植种类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养分的供应以及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对其块茎的形成、膨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尤为显著。氮、磷、钾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生产上不合理的施肥,导致马铃薯产量不高、品质较差及生产成本增高。通过分析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器官吸收养分的特征和分配规律,从而探索马铃薯生产中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组合,这对于丰富马铃薯栽培生理理论和指导生产中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辣椒资源分类是其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基础。根据现有辣椒品种资源的历史演化过程,从植物学和园艺学两种分类方法着手,对目前我国辣椒资源的分类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辣椒资源分类中缺乏统一标准、分类系统混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植物学和园艺学两个分类体系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较为全面和详尽地论述了湖南辣椒的引进历史和辣椒消费,综述了湖南辣椒生产、科研及辣椒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和现状,并提出了今后湖南辣椒产业发展中应加强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湖南辣椒研究 2湖南辣椒新品种选育及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全面和详尽地论述了湖南辣椒的引进历史和辣椒消费,综述了湖南辣椒生产、科研及辣椒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和现状,并提出了今后湖南辣椒产业发展中应加强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辣椒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辣椒虽然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但自400多年以前的明末清初由南美洲逐渐引入以后,却在中国落地生根,并倍受中国人民的青睐。目前,辣椒在中国的年栽培面积已达到120~130hm^2左右,主产地分布在陕西、贵州、湖南、四川、河南等。并且上述地区又都是中国的辣椒消费量最大的地方。可以说辣椒与辣椒文化在这些地区早已深入人民大众的饮食和文化生活,并常常演绎出缤纷多彩的食辣民风、民俗,几乎让人感受不到辣椒原本是“外来客”的身份,反而“反认他乡是故乡”了。  相似文献   
10.
聊聊辣椒     
张西露 《辣椒杂志》2005,3(3):45-47
辣是什么?味觉的巅峰还是喷火的“弹药”;椒又为何物呢?视觉上的红色映象吗?避开个人的情感成分,《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凡舌头功能正常者,莫不被辣震憾.食之辄眉飞色舞……色香味的融合.直吊你的胃口,这便是辣的魅力了。当然,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对于酷嗜辣者.那销魂蚀骨的辣昧,亮丽而充满生命力的颜色,一如正经历情爱的男女,若两情相悦.见上面就会上瘾,最初,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渐渐地恨水能天天见面了,到后来恨不能刻刻见面了……当然.吃的人多了,关注的人就不会少.于是辣椒便成为一个时尚的、没完没了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