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果型西瓜由于具有外形美观、瓤质细嫩、生育期短、携带方便等优点 ,适合家庭消费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国内外西瓜生产中发展较快。目前我国栽培面积已达 2万 hm2 以上 ,市场前景看好。而新疆小果型精品西瓜的生产起步较晚 ,栽培技术还基本是空白。为此 ,我们对此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正>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1]),在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栽培面积较大。近年来,双孢蘑菇的工厂化栽培技术推广较多,但其需一次性购买菌包成本较高,出菇集中又难以保鲜,在北疆较偏远区又达不到规模化生产,会给栽培户带来一定的销售困境。而传统发酵技术,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优势原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可有效节省成本,增加农户收益。笔者近几年的生产调研得知,北疆除拥有大量的畜粪和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2017—2018年在第六师五家渠开展双孢蘑菇、姬松茸和大球盖菇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对其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近年来对马铃薯种薯脱毒、脱毒试管苗茎段扩繁、壮苗培育及诱导试管苗在组培瓶内结薯.逐步建立试管薯的产业化生产体系等各项技术环节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试管薯生产技术流程.为工厂化生产及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的授粉方法对设施番茄坐果率、单果质量和品质的影响,在番茄开花期分别采用自然授粉法、激素处理法、蜜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授粉法和熊蜂授粉法等5种方法进行授粉处理,测定了番茄坐果率、结果数量、单果质量、畸形果率和品质性状,比较不同授粉方式下番茄果实生长发育的差异,以期为设施番茄生产者选择适宜的授粉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同一穗位不同授粉方法对各穗坐果率均有显著影响,熊蜂授粉、蜜蜂授粉、机械振荡授粉和激素处理4种方法分别比自然授粉的坐果率提高25.46%、23.18%、19.62%和11.42%。不同辅助授粉方法能够有效增加番茄结果数量,各果穗上的表现为熊蜂授粉法蜜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法激素处理法CK。熊蜂授粉番茄4~5穗果后期平均单果质量比其它处理及对照提高5.9%~11.8%,而且4种授粉方法番茄1~5穗果的畸形果率比自然授粉法降低9.14~47.00个百分点。各授粉方法的综合效果为熊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授粉法蜜蜂授粉法激素处理法自然授粉法。为使设施番茄栽培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并降低成本投入,推荐使用熊蜂授粉法。  相似文献   
6.
新疆昌吉老龙河地区的西瓜免整枝简约规模化栽培技术,以露地地膜下滴灌种植为主,有一定面积的提早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采取3个播段的不同播期来有效延长采收期,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具体是采用90 cm宽地膜覆盖,株距60~80 cm,667 m^2保苗600~800株,当主蔓伸长至30~50 cm后开始打头,严格选瓜留瓜,注重水肥运筹,达到单瓜质量8~15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5%,667 m^2产量6~8 t。该栽培技术既可大大节约人工,又可保证西瓜优质高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商业水产养殖业从南纬50度的智利到靠近北极圈的挪威,从渔塘到水渠养殖着各种鱼类和甲壳动物.其种类繁多,绝大多数品种未加改良属野生,尽管死亡率较高,但饲料利用率等同于现代肉鸡生产.据预测,到1995年全世界大麻哈鱼和虾类总产量分别可达250万吨和110万吨,其中水产养殖的产量分别占25%和30%.其实,预测增长与实际产量并不完全一致,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①当地海洋和内陆水域渔业的生存能力;②水面的成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方法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西洋、夏波蒂、陇薯三号和中联红四个马铃薯品种茎尖成苗培养基和茎尖剥取方式的研究,分别筛选出适宜这四个品种茎尖成苗的培养基和剥取方式,为适宜新疆栽培的马铃薯品种脱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大西洋、夏波蒂、陇薯三号和中联红四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及茎尖大小对各品种茎尖培养成苗率及脱毒率的影响.[结果](1)MS培养基中加入0.2 mg/L NAA的培养基有助于中联红茎尖分生组织分化成苗,加入0.15 mg/L NAA和0.05 mg/L 6-BA的培养基有助于大西洋、夏波蒂和陇薯三号茎尖分生组织分化成苗;(2)叶原基为1~2时夏波蒂、陇薯三号和中联红脱毒效果较好,叶原基数为2时大西洋因拥有较高的成苗率而获得较好的脱毒效果.[结论]适宜不同马铃薯品种茎尖成苗的培养基不同,剥取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0 ~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对省域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表明省域“两化”融合水平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地域分异明显,高水平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低水平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一部分省份随时间在高、低水平间发生着跃迁.在“四化”同步背景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对“两化”融合的促进作用展开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全国范围“两化”融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滞后效应,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对“两化”融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东、中、西部的分析表明,东部“两化”融合的正向空间滞后效应显著,中、西部则不明显;东、西部城镇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则不明显,中部与此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地区冬枣吸收根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52-11952
调查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几处不同冬枣园的吸收根数量周年变化生长情况,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冬枣吸收根周年生长动态变化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丰产因和粗放园的吸收根周年生长变化趋势相近,生长曲线为单峰曲线,均在8月上旬出现1个高峰;丰产园和粗放园的吸收根都集中分布在0~60cm的土层;丰产园各层各时期吸收根的数量均高于同层同时期粗放园的数量。丰产园吸收根发根早、数量多,且在3月底至4月中旬,增长迅速。粗放园吸收根发根晚、数量少,前期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