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自然保护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引入了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这一新发展理念。然后分析了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本文认为社区参与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新范式,社区参与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社区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强保护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阶段。在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利益主体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基于社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社区参与能力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社区参与能力,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AFLP技术,运用64个引物组合,检测雌雄东北红豆杉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7对引物组合共提供了11个与东北红豆杉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其中10个与东北红豆杉雌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仅1个与东北红豆杉雄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延边地区耕地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刺槐栽培与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述了国内对刺槐栽培与利用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刺槐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及开发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1年生杨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与1年生杨树扦插苗形成菌根,并可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量,其中Glomussinuasa对1年生杨树扦插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Glomuslnosseae。丛枝菌根真菌与肥料之间的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磷肥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氮肥;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着丰富的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资源,可达14属192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而长白山区野生卫矛科植物是分布在我国的最北线的种质资源,是培育抗寒抗旱卫矛科新品种的珍贵的植物遗传资源,约有3属10种。本研究为了避免发生种质资源的混淆,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详细描述了各个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繁殖方法,同时介绍了易混淆树种及鉴别方法。为今后我国北线卫矛科植物的保护、繁育、评价等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东北刺人参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东北刺人参的研究进展,包括种子休眠和萌发、分子生物学、栽培、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东北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表型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冠果叶片、果实和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型多样性的比较分析,找出文冠果叶片、果实和种子的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叶片的变异程度高于种子的变异程度。不同植株文冠果种子质量差异较大,其中植株1、2、3、4、6和7之间差异显著,植株2的种子的平均质量最高,达到1.38g;植株1的种子的平均质量最低,只有0.73g,差异较大;文冠果植株2、植株7和植株5可以作为初步优选植株。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种胚后熟是桧柏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的透水性与种子休眠无关,采用变温层积,低温层积催芽法均可打破种子休眠,应用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可缩短催芽时间;所有方法中以变温层积法催芽效果最佳,种子绝对发芽率可达9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