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如何引导棉农适应市场需求,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稳定棉花生产的基础上,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发展高效农业,是棉花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3—2004年在通许、尉氏两县棉花、西瓜主产区推广了小麦-西瓜-棉花一年三熟栽培技术90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小麦4500 kg、西瓜5.25万kg、棉花1500 kg。公顷产值是常规麦棉套种栽培模式的2.5~3.0倍,深受农民的欢迎。2005年推广面积达520 hm2。1种植模式秋种时做高低畦,高、低畦各宽100 cm,每200cm为一个种植带。在低畦内种植6行小麦,行距20cm,占地100 cm,翌年4月上…  相似文献   
2.
3.
在河南开封对10亿·g^-1枯草芽孢杆菌干粉种衣剂防治棉花黄萎病与促进棉花生长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干粉种衣剂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能够促进棉花生长和提高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制定更好的一串红全基因组denovo测序策略及筛选SSR标记。【方法】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一串红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一串红基因组的重复序列、杂合度等基本信息进行了预估,并进行了初步组装,在此基础上对一串红全基因组进行了SSR查找。【结果】(1)一串红全基因组大小预估为841Mbp;(2)一串红基因组杂合度较低,有一定的重复序列;(3)共获得95 982个重复单元长度为1~6碱基及复合型的SSR重复序列,其中单碱基重复的SSR单元最为丰富,共39 903个,占41.6%;其次是二碱基重复类型(24 820个)和复合型(13 281个),所占比例分别为25.9%和13.8%。【结论】为一串红全基因组denovo测序和SSR标记的筛选提供了依据,对于一串红后续的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及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等提供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杂交育种是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能快速整合多品种的优良性状。杂交育种依然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育种方法。目前,中国一串红种子还需大量进口,引种后部分品种对国内气候的不适应,因此选育适宜国内气候特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串红新品种已迫在眉睫。为此,笔者分析并研究了一串红开花习性、柱头最佳授粉期、最佳授粉时间、正反交杂交组合4个因素对一串红杂交结实率的影响,以期为一串红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提高杂交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红色恋曲’一串红是从辽宁省朝阳市郊区农家采收种子后,通过系统选育出的红色新品种。该品种在早春播种露地栽培条件下,植株呈半球形,株高38 ~ 50 cm,冠幅62 ~ 80 cm,花序长10 ~ 25 cm,花萼及花冠红色。夏季高温时基本不落叶不黄叶,能正常开花;不易发生疫病和花叶病;适宜在北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豫东棉区棉花种植面积下滑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和收储保护价或实行植棉补贴、增加棉花生产投资、大力推广精简栽培技术、加强科技服务及技术培训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杂交种和常规种在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棉花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铃重、子指均较高,早熟性好,但衣分较低。棉花杂交种能均衡利用产量构成因素,而常规种过于依赖于某一因素,因而棉花杂交种具有更好的稳产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北京市门头沟区煤矿的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状况,对门头沟煤矿未被干扰区域、修复区域、被破坏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并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其分析。结果表明,门头沟煤矿11个土壤理化性状在3种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显著性,修复区域与未被干扰区域和被破坏区域的土壤理化综合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单因子假设检验发现该矿区土壤修复的限制因子,证实门头沟煤矿废弃地单靠自然力无法完成生态恢复。工程恢复手段显著加快了土壤修复速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全氮含量是该矿区下一步恢复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0.
牛粪堆肥高温发酵微生物分离及堆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俊丽  王顺利  刘克锋  王红利  王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7-20059,20071
[目的]筛选出促进牛粪高效堆肥的高温微生物。[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新鲜牛粪中分离并纯化出9种出现频率高、繁殖速度快的优势嗜热菌(GX1、GX2、GX3、GX4、GX6、GX10、GF1、GF5、GZ1),同时引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将10种菌株扩大繁殖以后,进行单菌种牛粪堆肥试验。通过观测堆肥过程温度变化,测定堆肥结束后各堆料的pH值、种子发芽指数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对各嗜热菌的堆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添加菌剂可以快速提高堆肥温度,促进牛粪发酵腐熟,缩短堆制时间;添加菌剂后堆料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明显提高。[结论]黄孢原毛平革菌以及北京农学院有机肥课题组自选菌株GX1、GX2、GX4更能提高牛粪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