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检测与抗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检测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的种群组成与对传统杀菌剂单剂的抗性严重度。以江苏溧阳、通州和盐城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为试材,鉴定其优势种群,检测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性。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株中全部检测到亚细亚镰孢,是绝对优势种群;禾谷镰孢占比最高是溧阳地区的14%,最低是通州地区的8%,平均占比为11.33%,显著低于亚细亚镰孢占比;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介于26.3%~54.5%;未检测到戊唑醇和咪鲜胺具有抗性的赤霉菌株。综上,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优势种群是亚细亚镰孢,其对多菌灵单剂已产生严重抗性,未发现对戊唑醇和咪鲜胺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2.
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NF0919菌株发酵液对草莓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的抑菌率为效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NF0919菌株发酵用最佳的碳源、无机盐和氮源,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正交试验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NF0919菌株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与发酵初始培养基相比,优化后得到的最佳培养基发酵液对草莓炭疽病菌的相对毒力效价提高了13.77倍。筛选得到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10.2%马铃薯淀粉、2.6%棉籽蛋白、0.1%CaCO3、0.05%K2HPO4、0.05%MgSO4。  相似文献   
3.
不同腐解剂对麦秸秆腐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壤、瑞莱特菌系中分离筛选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组建TZ和RES 2个复合菌系,利用2个复合菌系、瑞莱特菌系作为外加菌剂对小麦秸秆进行腐熟,研究3种菌系对小麦秸秆腐解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腐解剂,秸秆的腐解温度、粗纤维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与对照相近;腐熟60 d后,未加菌剂的粗纤维及有机质含量最低分别为55.2%和86.7%,说明外加此3种腐解剂不能促进秸秆腐熟,秸秆腐熟主要依赖其自身含有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Boscalid)、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和己唑醇(Hexacon-azole)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井冈霉素和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1.0692、96.2859和0.0240μg/mL;50%啶酰菌胺WDG 600倍液在第2次药后14 d对田间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63.53%,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 WP 1500倍液和5%己唑醇SC 6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麻链霉菌NF0919发酵液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防治草莓枯萎病的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F0919菌株发酵液和申嗪霉素对草莓枯萎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24.3752和0.4001μg/mL;NF0919菌株发酵上清20倍液和1%申嗪霉素SC 800倍液药后30 d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65%和90%。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干稻种拌种并晾干后播种的处理方式进行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FS 3和4 mL/kg种子拌南粳9108与金香玉1号在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的防效均高于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FSC)同等剂量下的防效,并且各处...  相似文献   
7.
烯草酮与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日本看麦娘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株测定法测定了烯草酮与高效氟吡甲禾灵及其不同配比对日本看麦娘的毒力。结果表明,烯草酮与高效氟吡甲禾灵有效成分的配比为0.25:1、0.5:1、1:1、1.5:1、2:1、3:1、4:1,其共毒系数分别为86.0497、87.1340、83.5498、80.5014、111.3087、99.3898、118.2154,烯草酮与高效氟吡甲禾灵复配后具有相加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烯草酮EC375ml/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450ml/hm^2、24%烯草酮EC300ml/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225mL/hm^2、24%烯草酮EC375ml/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225ml/hm^2,其有效成分的配比为1.9:1、3.0:1、3.7:1,药后60d对日本看麦娘的株防效分别为94.34%、91.79%、94.75%,鲜重防效分别为97.82%、85.21%、97.15%,除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类芽孢杆菌TX-4菌株对根结线虫的生防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类芽孢杆菌属TX-4菌株发酵提取液的不同浓度处理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J2)和卵。结果表明,TX-4发酵液的不同浓度提取液对线虫卵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J2幼虫有显著的致死作用。线虫卵的抑制率和J2幼虫的致死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加长和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加大。用高浓度(10倍稀释液)提取液浸泡根结线虫卵2 d,对卵的孵化抑制率达70.4%。应用不同浓度的TX-4菌株发酵提取液或TX-4菌株细胞悬浮液防治接种J2(1000头/盆)的盆栽试验表明,两种处理均显著(P<0.01)减少番茄根瘤指数和线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群体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2021年连续5年分别从苏南、苏北及苏中小麦种植区采集病穗,分离培养获得赤霉病菌菌株共计4 055株,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供试菌株对4种杀菌剂(多菌灵、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性频率。结果表明:2017年-2021年江苏省田间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58.44%、56.30%、44.68%、48.28%、46.39%,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同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呈现地区差异性,苏北地区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最高,其次是苏中地区,抗性频率最低的是苏南地区。2021年首次在田间采集到对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性菌株,其抗性频率分别为0.45%、0.89%和0.09%,在以上的抗性菌株中同时具有多菌灵抗性的双重抗性菌株。表明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咪鲜胺产生了抗药性,虽抗性频率较低,仍需尽快制定田间抗性治理方案,延缓田间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籽粒DON的防效,分别检测6种杀菌剂对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的室内毒力,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别检测、分析了6种杀菌剂施药1次和2次在麦穗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对小麦赤霉病和籽粒DON的防效。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亚洲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度表现为咪鲜胺>戊唑醇>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吡唑醚菌酯>嘧菌酯。6种杀菌剂在麦穗中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50%咪鲜胺WP、430 g·L-1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SC、250 g·L-1吡唑醚菌酯EC和250 g·L-1嘧菌酯SC施药1次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081 5、3.094 4、2.365 7、3.026 8、3.209 0和3.136 4 d,施药2次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044 7、3.332 4、2.529 7、3.397 8、3.300 7和3.179 6 d。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SC施药1次和2次病指防效分别为85.96%和94.88%,DON防效分别为81.43%和88.91%。430 g·L-1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和50%咪鲜胺WP施药1次和2次病指防效分别为61.48%~73.62%和75.33%~86.15%,DON防效分别为53.88%~69.70%和60.09%~79.45%。250 g·L-1吡唑醚菌酯EC和250 g·L-1嘧菌酯SC施药1次病指防效分别为63.76%和50.47%,DON防效分别为41.03%和-28.95%;施药2次病指防效分别为79.51%和61.10%,DON防效分别为52.75%和-18.08%。综上所述,氟唑菌酰羟胺对赤霉病和籽粒DON防效最佳,而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对小麦赤霉病和籽粒DON防效不突出,甚至增加毒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