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新型涂白剂较传统涂白剂工作效率高、防病虫效果好、有效保护期长、防冻防灼效果好,并且还可减缓根部土壤盐碱化等。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作为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居第一位,也是世界上苹果消费第一大国,发展空间和前景广阔 [1]。苹果市场价格波动时有发生,近年来越发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王俊芹等 [2]运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及H-P滤波等方法分析我国2002—2010年苹果价格波动特征,表明苹果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但波动周期的长度和幅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豫西豫北苹果苗木繁育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瑞阳"由"秦冠"和"富士"杂交选育而成,属晚熟、红色品种。在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南沟村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三门峡综合试验站引种表现,果实圆锥形或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82.3g,果形指数0.84。底色黄绿,着全面鲜红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小,中多,浅褐色,果粉薄。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风味甜,具香气。果肉硬度8kg/cm2,可滴定酸含量0.3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 相似文献
6.
在豫西地区,苹果套袋技术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推广.套袋对于苹果的外观品质和病虫害防治带来较大的益处,推动当地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加快,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果园劳动力缺乏日益严重.尤其在苹果套袋季节,由于当地果农忙于自家果园套袋,规模化果园很难找到套袋工人.同时,纸袋的价格每年上涨,人工费用也越来越贵,大大增加果园的投入成本,减少果园收益,影响当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豫西黄土高原区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发展趋势,在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间的基础上,依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技术规范》,从砧穗组合、苗木选择、栽植密度、架材选择安装、整形修剪及配套栽培措施等6个方面制定了豫西黄土高原区域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豫西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是我国主要苹果生产带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和栽培模式的变化,该地区苹果园虫害的发生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很多果农的防治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如用药时机不合适、药品过时、效果不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1绣线菊蚜又称苹果黄蚜,危害各种植物,在豫西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寄主有苹果、海棠、梨等。据调查,2020—2022年的发病率分别为52%、58%、60%。 相似文献
9.
正在豫西地区采用钢架结构葡萄园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葡萄园的经济效益,达到省时、省力、省工和增加果农收入的效果。一、概况豫西黄土高原区域年极端低温为-18.8℃,年降雨量506~719mm,年均温度12.3~13.9℃,日照时数2 118~2 354 h,无霜期186~219d,≥10℃积温为3 791~ 相似文献
10.
以"蜜脆"苹果为试材,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5种不同果袋B、C、D、E、F对"蜜脆"苹果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豫西地区"蜜脆"苹果适合的果袋.结果表明:5种果袋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其中双层纸袋效果最好,D、E、F果袋果实外观最为光亮;D果袋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而E果袋降低了果实单果质量;套袋均降低了果实的内在品质,其中C果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最多,D果袋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最多.通过因子分析,D、E、F果袋得分较高;经济效益分析,D和F果袋较高.综合考虑,"蜜脆"苹果在豫西地区生产中使用D和F果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