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泥东风螺工厂化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幼体培育密度为5万个/m^3,以金藻、扁藻、小球藻为饵料,并根据水质的好坏结合适当的换水量,能成功的获得变态稚贝,变态率达30%;稚贝培育密度为3000粒/m^2,以蟹肉,杂鱼肉为饵料,最终获得规格0.5~1cm的螺苗150万粒。整个育苗工艺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杂色鲍幼苗大规模死亡与细菌数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杂色鲍育苗过程中养殖池、附着板上的细菌数量进行了监测,当鲍苗出现大规模死亡前后,池水及附着板上细菌数量比养殖初期高2个数量级,利用臭氧处理养殖水后,附着板上的细菌数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鲍苗同样出现死亡,鲍苗剥离后1周左右也出现大规模死亡。在鲍苗大规模死亡前后分离的细菌经过鉴定为塔式弧菌及Vibrio sp.  相似文献   
3.
本对紫海胆工厂化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以及海胆成熟度鉴别等进行了探讨。2001年4月~6月的生产结果表明:使用0.5mol/LKcl诱导海胆排放。经过人工授精,并进行洗卵措施后,受精卵按1~2个/ml的密度进行孵化。浮游幼体按0.4~0.7只/毫升培育,以牟氏角毛藻为主,单一或混合投喂金藻、扁藻。稚海胆前期以底栖硅藻为食,后期加喂藻浆、江蓠浆或剥离后投喂石莼、江蓠等。如此可达到海胆苗8~10mm,3000粒/m^2的生产水平。整个育苗工艺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臭氧在鲍鱼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实验,证明了臭氧处理海水在鲍育苗中对水质改良、敌害生物处理、采苗,及底栖硅藻培养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是鲍鱼育苗现阶段重要的海水处理与活化手段之一,在生产上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将中草药添加到杂色鲍幼鲍的人工配合饲料中,连续喂饲幼鲍,共分3批试验。饲养时间分别为37d、47d、68d,考察其增重率、增长率、特定生长率、生长速度等生长指标,评估促生长效果。结果表明,中草药3号对杂色鲍幼鲍有显著的促长效果,对发育不良的幼鲍也有一定的促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星斑,鮨科、鳃棘鲈属,暖水性岛礁鱼类.在我国南海和马来西亚东部均有分布.2009年后,我国首次进行人工育苗及饲养.东星斑生性凶猛,残食严重,对水质要求甚高,而且生长缓慢,一个养殖周期至少15-18个月,生产管理技术要求严格,一般的池塘养殖无法保障东星斑的成活率.我国目前东星斑的产量只有500万斤,而市场需求量估算高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