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仔稚鱼资源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文环境的关系,为湘江仔稚鱼资源监测及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本底数据及理论参考。2020年5-6月,在湘江下游长沙香炉洲江段进行为期57 d的仔稚鱼资源调查,以弶网采集鱼卵及仔稚鱼,每周采样2 d,每次采样时长15min。结果显示(:1)采集点共出现苗汛7次,第一次为5月22日,最后一次为6月29日,7次鱼汛平均水温为(26.5±0.57)℃,网口平均流速为(0.237±0.095)m/s;(2)共采集仔稚鱼547 831尾,隶属5目8科41种,以产沉性卵鱼类(23种)和广适性鱼类(24种)为主,分别占56.1%、58.5%,鲤科鱼类31种、占比75.6%,优势种9种: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鲤(Cyprinus carpio)、?(Hemiculter leucisculus)、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鲫(Carassius aurat...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体质量为(584.85±23.97)g的鳡8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5尾鱼。5组试验鱼分别投喂以豆粕替代0%、10%、20%、30%、40%鱼粉的等氮等能饲料。每天投喂2次(07:00和17:00),并记录投喂量和死亡情况,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当豆粕替代鱼粉比例超过20%时,鳡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下降(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各个处理组肌肉成分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粗脂肪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着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逐渐升高,溶菌酶(LYZ)、甘油三酯(TG)和血糖(Glu)浓度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总胆固醇(TC)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10%~30%的替代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鳡饲料中可添加豆粕来部分替代鱼粉,但不能超过30%的替代比例,最佳替代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非传染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产物(猪肉骨粉)的资源化利用,对猪肉骨粉和鱼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猪肉骨粉和鱼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的含量分别为3.25%和8.92%、66.65%和66.67%、13.52%和8.23%、18.25%和21.50%。猪肉骨粉和鱼粉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19.94%、22.35%,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Met(蛋氨酸)+Cys(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Lys(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60和77.04,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26.89%和23.15%。综上,非传染性病死猪肉骨粉具有高蛋白、低灰分的特性,作为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尤其是在水产饲料中替代鱼粉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腐殖酸钠对稻田养虾水体的短期影响,提升稻虾综合种养效率。【方法】将湖南湘潭一稻虾试验基地阻断为东侧(施用腐殖酸钠)和西侧(空白对照)进行对比,监测腐殖酸钠施用前后不同阶段水体中的理化因子及浮游动、植物群落变化,并对这一系列变化进行时间和空间对比,进行影响因素冗余分析。【结果】(1)腐殖酸钠在短时期内(7 d)能显著降低水体中溶氧及透明度,之后这一影响逐步减少,但对pH的影响时间相对较长。(2)稻田虾沟中共检测到浮游植物45种(属),优势种为普林鞘藻(Hodogonium pringsheimii)与双星藻(Zygnema Agardh)。浮游动物28种,优势种为月形刺胞虫(Acanthocystis erinaceus)与无节幼体(Nauplius);(3)试验期间,浮游植物种类数与密度变化趋势一致,腐殖酸钠区均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空白对照区则小幅上升或保持稳定,显示出腐殖酸钠在短时期内(7 d)抑制虾沟中的浮游植物生长,但至第14天时这种影响逐步减少;(4)腐殖酸钠对浮游动物群落分布无明显影响。【结论】在稻虾养殖水体中,适量使用腐殖酸钠在短期内可改变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群...  相似文献   
5.
6.
2018年8月24日,在3口面积均为8×667 m2、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1400 kg)混养滤食性鱼类(700 kg)、水源、形状、水深和投饲管理等均一致的池塘中,分别均匀泼洒红糖活化2h后的EM菌及芽孢杆菌75 g/667m2(泼菌组);先后泼洒过磷酸钙(有效P2O5为500 ...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中华鳖成鳖为研究对象,在对照组饲料(商业饲料)中添加10%的虾壳粉为试验组饲料,通过12周的养殖试验,研究克氏原螯虾下脚料(虾壳粉)对中华鳖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华鳖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降低2.75%(P<0.05),而水分含量则较对照组提高2.08%...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环境DNA发展进程,介绍了环境DNA应用领域,包括物种及物种多样性研究、生物量评估、珍稀物种和入侵物种监测。归纳了环境DNA研究方法,样品的采集与保存、eDNA捕获、提取、分析。指出了eDNA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今后的环境DNA研究中,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并推广eDNA技术;另一方面应尽快制定一个统一的eDNA监测方法标准化框架,将eDNA技术和传统调查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对水生生物进行监测,在水生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早期资源在湘江下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生境特征的关联, 2020 年和 2021 年 5–7 月在湘江长沙段使用圆锥网对鳜早期资源进行隔日采样, 统计分析了鳜鱼苗发育阶段的时间分布、 水层分布及水文环境因子变化, 研究了湘江中鳜主要繁殖时期及苗汛高峰期的水文特征, 以公式计算了鱼苗群体对圆锥网的逃逸能力, 并利用冗余分析(RDA)对鳜鱼苗丰度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鳜在湘江的繁殖高峰期为 5 月中旬到 6 月下旬, 产卵场位置分散且规模不等; 鳜鱼苗样品中弯曲期仔鱼占比较大且倾向于表层, 导致鱼苗整体丰度在表层大于中下层(P<0.05), 但卵黄囊期仔鱼更倾向于中下层, 分布差异主要由游泳能力及流速所致; 各阶段鳜仔鱼的群体逃逸能力未在流速上表现出差异, 即无结构性的鱼苗逃逸现象; 鳜鱼在湘江中繁殖主要受洪水刺激, 鱼苗丰度与水温正相关(P<0.05), 与透明度负相关(P<0.05); 繁殖高峰期水温在 19.3~28.0 ℃, 透明度小于 30 cm, 目前湘江中水温、透明度、流速及溶氧等条件均符合鳜鱼繁殖生境要求, 2021 年鳜鱼苗丰度较 2020 年提高一倍以上, 饵料鱼资源恢复或是鳜群体繁殖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建议在湘江水域进一步加强鳜鱼及其他鱼类的早期资源保护与监测, 促进鱼类群落的生态稳定性恢复, 充分发挥其对湘江—洞庭湖—长江水域的鱼类资源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野生大鲵生境质量,促进大鲵栖息地恢复和野生大鲵资源保护,于2020年8月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2个大鲵栖息地开展了大型无脊椎动物及环境因子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无脊椎动物85个分类单元,隶属5门8纲15目43科,其中以水生昆虫为绝对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88.2%);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丰度的变化范围为70.37~8 122.2 ind/m2(均值1 301.8 ind/m2),生物量范围为0.92~73.61 g/m2(均值14.3 g/m2);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调查点大型无脊椎动物丰度与生物量趋势存在较大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是抑制大型无脊椎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素,而悬浮物浓度是影响敏感种优势度的关键因子。综合不同类型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张家界大鲵栖息地生境整体良好,与2014年相比未发生明显恶化。位于游客集中的黄龙洞和八眼泉等地生境受影响程度整体较轻,主要表现为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及悬浮物浓度的干扰;位于非旅游区的骡子塔,由于采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