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数字化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建设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建设途径,为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建设及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办刊实践,从期刊质量、编辑人才队伍、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对数字化背景下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精心策划选题和审稿提高学术质量、建立质量控制制度提高编校质量等途径,全面提高期刊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通过积累编辑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道德、培养数字化人才、建立强有力的编委和审稿专家队伍等途径,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编辑人才队伍是品牌建设的关键;通过建好期刊网站、促进学术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等途径,加快期刊数字化转型是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综上,全面提高期刊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4.
5.
病毒病是导致玉米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基因工程技术可人为将抗性基因或部分片段定向导入植物获得转基因抗病毒植株,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在玉米抗病毒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在总结我国主要玉米病毒病及其病原种类的基础上,论述采用不同策略培育抗病毒玉米植株的研究进展,其中,利用植物病毒基因序列的策略有病毒编码蛋白基因介导的抗病性、RNA干扰(RNAi)介导的抗病性、人工小RNA(amiRNA)介导的抗病性3种,还可利用非植物病毒基因,包括寄主的抗性基因及来自其他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抗病毒基因如核糖体失活蛋白、核酸酶、2-5A体系的基因等;最后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及抗病毒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问题,为科研工作者优化玉米抗病毒育种工程、培育生产上可推广的抗病毒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干旱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小麦抗旱育种是保障小麦生产的重要措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小麦抗旱性是优于传统育种的有效途径。抗旱基因主要包括调节基因(蛋白激酶、蛋白酶和转录因子基因)和功能基因。目前,已证实的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基因主要为转录因子基因CBF/DREB1、MYB、NAC(NAM、ATAF1、ATAF2和CUC2)、HD-Zip和WRKY等和功能基因LEA蛋白基因、甜菜碱合成酶基因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等。本文从转录因子基因和功能基因2个方面概述国内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及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