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正>四川省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池塘、水库、稻田养鱼为主的具有四川特色的多种养殖模式,养殖品种也不断扩大,截止到2009年,已发展到40多个养殖品种,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各异的养殖模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于2008年加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一年的产业调研和实地考察,对四川省的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明引起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对患病达氏鲟的鳃、心脏、肝脏和肠道等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与16S rR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明确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并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达氏鲟的肝脏组织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AD-AV201606),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以维氏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达氏鲟,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临床症状,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为50%~80%,且病鱼集中在感染后1~3d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达氏鲟维氏气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等7种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和利福平已产生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对达氏鲟造成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肝脏、肠道及鳃组织.[结论]维氏气单胞菌对达氏鲟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引起肝脏、肠道及鳃等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而造成机体损伤甚至死亡,生产上可选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达氏鲟亲鱼池塘人工培育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室外水泥池塘养殖条件下,研究了4+龄达氏鲟(均重:2.38±0.11kg)在3~9月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投喂条件下,达氏鲟生长较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65.18 %、163.03 %、149.40 %和0.46、0.45、0.43,但饵料系数偏高.达氏鲟在水温处于16~32 ℃时均可摄食生长,水温在18~25 ℃时,生长情况较好,水温高于28 ℃以上时,达氏鲟的生长缓慢,并容易出现死亡.试验表明,在达氏鲟最适的生长条件下,用饲料投喂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全球淡水鱼养殖产量排名靠前的经济鱼类,通过人工引种进入到我国水域系统,经过几十年发展养殖品种、分布等发生较大变化。该研究从罗非鱼形态特点、生长环境需求、繁殖习性等特点进行了梳理,根据罗非鱼引进时间顺序,对常见种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罗非鱼新的养殖模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了回顾。同时,结合罗非鱼的生活史特征对四川省罗非鱼养殖与水生生态系统保护2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部分养殖户片面地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导致养殖环境日趋恶化。为了减少水产养殖对水质及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些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和无二次污染的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稀土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水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Ⅰ:1.0×1011cfu/kg饲料,Ⅱ:3.0×1011cfu/kg饲料,Ⅲ:6.0×1011cfu/kg),室外水族箱中饲养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34.50±0.25 g),用基础饲料投喂作为对照,每饲料组设三个重复,每水族箱随机放养16尾鱼,投喂率为3%。采用静水饲养以避免各箱之间水的交换。56 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添加量的凝结芽孢杆菌均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胃、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酶的活性随添加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对胃、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Ⅰ组和Ⅱ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Ⅲ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1.0×1011cfu/kg饲料的凝结芽孢杆菌就能显著促进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满足最佳生长。  相似文献   
8.
云芝多糖对奥尼罗非鱼消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消化酶是决定饵料在鱼类消化道分解的关键因素和生理基础,不同种类消化酶具有各自的酶学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鱼类对饵料的消化特性。国内外研究者针对多糖对生长及免疫机能的影响作了很多相关研究,但未见云芝多糖对鱼类消化功能影响的研究。本试验就云芝多糖对奥尼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和消化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云芝多糖促生长的营养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活性多糖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和细胞壁中,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的活性物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活性多糖有真菌多糖、细菌多糖(主要是脂多糖和肽聚糖)、葡聚糖、海藻多糖和壳聚糖。介绍了活性多糖对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应用情况,指出使用活性多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 g/kg、1.0 g/kg、1.5 g/kg、2.0 g/kg、2.5 g/kg的云芝多糖,饲喂(9.0±1.0)g奥尼罗非鱼(rom is niloticus×O.aureus)56 d后,测定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ACH50)活力。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5 g/kg时,试验组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添加量为1.0 g/kg时,血清溶菌酶和ACH50活性达到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添加量为2.5 g/kg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