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霉素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其残留带来了许多危害.一种相对简便有效的微生物法可以用来检测青虾肌肉组织中土霉素的残留.以藤黄微球菌CMCC28001作为检测菌,在0.32~5.12μg/mL的土霉索浓度范围内制备标准曲线,线形关系较好,相关系数达0.9990在青虾肌肉中的最低检出限是2.01μg/g,通过与HPLC对比并经t检验,发现2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差别.微生物法可以满足青虾肌肉中土霉素药物残留的大规模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烟酰苯胺、硫酸铜和扑草净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毒性影响,在水温(28±1)℃下,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法开展了这3种药物对体质量(2.88±0.34)g、全长(7.30±0.30)cm的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烟酰苯胺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729、4.041、2.224、1.257 mg/L,安全浓度为0.126 mg/L;硫酸铜对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87、2.116、1.354、0.984 mg/L,安全浓度为0.098 mg/L;扑草净对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72、0.037、0.020、0.012 mg/L,安全浓度为0.001 mg/L。结果表明,烟酰苯胺和扑草净对翘嘴鲌幼鱼的毒性较大,应避免其污染养殖水体,硫酸铜在其常用质量浓度范围内会对兴凯湖翘嘴鲌幼鱼的成活率产生影响,应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并规范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为研究对象,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对DMRT1的全长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结构和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在8种组织(鳃、肠、心、肌肉、脑、肝、脾、性腺)、胚胎发育的8个时期(受精卵期、桑椹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体节期、口裂期、出膜后1 d和出膜后3 d)以及性腺发育的4个时期(Ⅰ~Ⅳ期)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c DNA序列的全长为2025 bp,编码297个氨基酸,其中包括8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73 bp的5'非编码区和1058 bp的3'非编码区。与已知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后发现,河川沙塘鳢DMRT1的氨基酸序列与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欧洲鲈鱼(Dicentrarchus labrax)的同源性最高。DMRT1基因在河川沙塘鳢的精巢组织大量表达,而在卵巢、肌肉、心以及肝4种组织中表达较少,在其它组织中几乎不表达; DMRT1基因在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有表达,在原肠期的表达量最高;此外,DMRT1基因表达量在精巢发育的不同时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精子成熟期(Ⅳ期)达到最大值,而在卵巢发育的不同时期表达量较少且表达强度差异不明显,因而推测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与精巢的发生和功能的维持有关。研究结果为解析河川沙塘鳢DMRT1基因的功能及其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开展河川沙塘鳢单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axis,GH/IGF-轴)是调控鱼类生长的主要内分泌轴线。为探讨生长相关基因GHR、IGF-2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河川沙塘鳢的GHR、IGF-2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GHR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2 179 bp,开放阅读框为1 830 bp,共编码609个氨基酸,IGF-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1 586 bp,开放阅读框642 bp,共编码213个氨基酸。采用qRT-PCR方法检测了GHR、IGF-2基因在9个不同组织(脑、肝、心、肌肉、脾、肠、性腺、鳃、肾)和8个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受精卵期、桑椹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体节期、口裂期、出膜后1 d、出膜后3 d)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2和GHR基因在所检测的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肝脏、肌肉、性腺、脑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胚胎发育阶段GHR和IGF-2基因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原肠胚期表达量较高,表明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qRT-PCR进一步比较了雌、雄河川沙塘鳢GHR和IGF-2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90、150、210、270、330 d)脑、肝、肌肉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各时期雄鱼GHR和IGF-2基因在肝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雌鱼,肌肉和脑GHR基因mRNA的表达量则无显著差异。而IGF-2基因则仅在雌、雄鱼210 d的脑和150、210 d的肌肉存在显著性差异,推测肝GHR和IGF-2基因mRNA表达的雌雄差异是河川沙塘鳢雌雄生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6.
水产品中抗生素药物残留检测平板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和直观分析法,利用土霉素在琼脂培养基中形成的抑菌圈特点作为指标,研究影响检定平板制备的因素,为微生物法大批量检测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平板的顺利制备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选取来自浙江建德、安徽当涂、江苏太湖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河川沙塘鳢,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方式进行配组,对9个组合F1子代的生长性状及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2月龄和4月龄F1子代的生长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建德(♂)×当涂(♀)杂交组合的全长增加率、质量增加率分别为42.58%、190.79%,建德×当涂(正反交)组合的全长杂交优势率、体质量杂交优势率分别为17.88%、66.75%,均高于其他组合。不同地理群体间的杂交F1子代的全长增加率、质量增加率、杂交优势率均高于同一地理群体间的自繁F1子代。采用8个微卫星引物分析获得9个组合F1子代的遗传分化指数平均值为0.195,表明9个组合子代间存在遗传差异与分化,其期望杂合度为0.1493~0.7971,观测杂合度为0.1562~1.0000。双列杂交子代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高于自繁子代,其中建德(♂)×当涂(♀)组合的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值分别为3.9和0.486,均高于其他组合。综合生长性能和遗传多样性,初步选择建德(♂)×当涂(♀)为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巢式设计,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四个不同地理群体(建德、当涂、射阳和苏州)进行群体内和群体间杂交,构建了34个全同胞家系,进而分析了不同家系子代的生长性状指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家系的子代在生长性能上差异显著。其中,在整个生长测量过程中,F36、F35、F29、F16和F1号等家系无论是全长还是体重都表现较优的生长速度和增长量,生长优势明显,由此可判断F36、F35、F29、F16和F1等家系为优秀家系,可作为该品种进一步选育的基础群体。对34个河川沙塘鳢家系亲本来源与子代生长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能良好的河川沙塘鳢家系中,父本来源于建德群体的居多,母本来源于当涂群体的居多。可见建德群体适合作父本,当涂群体适合作母本。  相似文献   
9.
河川沙塘鳢的形态指标体系及雌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主要形态指标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对335尾河川沙塘鳢7项计量性状(包括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和头长)及7项标准化性状(包括丰满度、体长/头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厚、体长/尾柄长、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进行主成分分析、R-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了雌雄判别方程式。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的主要形态指标可分为整体框架结构指标、肥瘦程度指标、躯干及尾部指标和头部指标4个方面。散布图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在体厚形态上存在差异,同判别分析结果一致。通过逐步判别法从335尾河川沙塘鳢的体长、体质量连同7项标准化性状中筛选出体长、体质量、体长/体厚、体长/头长4个性状,建立性别判别方程,并将收集样品数据代入方程重新鉴定,其准确率为71.0%。经t检验显示,雌雄个体在体长、体质量和体长/体厚的差异极显著,在体长/头长的差异显著,雄性相较于雌性体型较宽、较丰满。上述差异性状及雌雄判别方程式可为河川沙塘鳢性别的鉴定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树桥  周国勤  周国平  陈兵 《水产科学》2007,26(10):574-577
以壳聚糖为原料,25%戊二醛为交联剂,引入羧甲基壳聚糖等制备了一种新的壳聚糖衍生物吸附模拟养殖废水溶液中的Cu2 ,研究了Cu2 质量浓度、pH、吸附时间、温度、衍生物用量等对Cu2 的吸附影响,初步探讨了吸附的内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衍生物抗酸碱性较好,Cu2 吸附容量可达178 mg/g;且再生方便,可重复使用,是性能良好的除Cu2 吸附剂,可用于水产养殖及其他废水中铜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