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7篇
  11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上饶市是江西省渔业重点大市,水域资源和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浩淼的鄱阳湖和境内的信江、乐安河、昌江等水系奠定了上饶渔业发展的丰厚底蕴.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和把“把上饶建设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的目标,全市渔业发展亮点频呈,魅力提升,尤其是随着一县一品的凸显和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创汇渔业正在成为上饶渔业发展的主题,率先在全省外向型渔业发展中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为了挖掘山塘养殖潜力,增加渔农收入,提高渔民承包山塘养鱼积极性,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山塘80∶20模式主养草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山塘条件山塘面积1.33公顷,坝头水深8米,逐渐向坝尾斜浅,常年平均水位3.5米,水位可控制。山塘成“Y”状,三面环山。水源为山垅泉水,水量充足,常年有流水,可排干。2试验方法2.1准备工作溢洪道和排水口用网目为3厘米的聚乙烯网片设拦,安装要牢固。2.2鱼种放养以投放草鱼种为主,适当搭配服务性鱼类,共投放鱼种7500尾(每667米2375尾),其中草鱼占8…  相似文献   
3.
草原灌丛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生态学、畜牧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紧扣草原灌丛化过程、发生机理及其生态学后效等关键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灌木入侵途径包括有意识引进入侵和自然入侵2类,入侵过程分为传播到达、定居建群和扩散入侵3个阶段。放牧、火烧、温室气体增加,干旱以及降水格局改变等均可导致草本向木本的转化,且机制复杂,主要有影响草本,木本植物盖度、水分利用效率、化感作用等。木本植物入侵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表现出沃岛效应,影响动植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阐明草原“草本-木本”群落演替机制,可为我国研究草原灌丛化和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需水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析生态需水的概念和分类,将陕西关中地区的生态需水划分为3类:河道外的生态需水、河道内的生态需水和城市生态需水。详细界定了3种生态需水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采用直接计算法,即各种植被面积和植被蒸散发量的乘积求和;人工水域生态需水量的计算采用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乘以水域面积;河流基本生态基流量以早期未遭到人类破坏的河流(渭河1963-1983年)最小月平均实测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作为基准;河流输沙需水量以多年平均输沙量与多年最大月平均含沙量的平均值的比值来计算。结合现有的数据,对关中地区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估算,现状水平年(2005年)生态需水量是45.73×108m3。由于生态需水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的产物,可以根据现状水平年生态需水量来计算其他年份的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随着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小流域的系统划分对于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与水土保持治理实践必不可少.以GIS地理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地貌类型和侵蚀营力、土壤侵蚀分布等因素进行水土保持分区,根据主导基础功能、治理任务,结合地形、地貌、水系、行政区划、地表建筑物等因素,探索低山丘陵、黄泛平原、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降水、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对建筑施工影响的分析,得到建筑施工对气象因子的具体要求,以温度和降水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为主要指标,综合考虑风力因子,研究了建筑施工气象指数,使建筑施工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天气、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10年生骏枣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枣吊摘心时间和不同喷施赤霉素GA3时间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别以不摘心和喷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骏枣花期枣吊留5节叶摘心和不同时间开始喷施20mg/kg赤霉素3次,可提高坐果率、产量和果实品质。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骏枣6月17日前后摘心效果最好,坐果率和产量高于其他时间摘心,较对照分别提高28.65%和33.26%,平均单果重达20.01g;6月10日前后开始喷施赤霉素,坐果率、产量和果实品质高于其他时间开始喷施,较对照增产35.73%,商品果率达93.57%。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准,当今世界我国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森林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20%,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对森林进行过度开采,导致我国林业资源匮乏,我国不得不进行封山育林。我国的林业资源匮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威胁,本文就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猪牛发生产后瘫痪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以四肢运动机能减弱或丧失为特征,又称为产后麻痹.现将治疗情况例举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灌溉施肥活动引起的包气带土壤pH值变异特征及其对地球化学条件的响应,通过历时3 a的野外原位灌溉施肥试验,应用不同季节灌前、灌后6 m土层中不同深度的测定资料,系统分析了土壤pH对灌溉、施肥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各深度pH值呈弱变异性(CV=1.01%~2.28%),与灌溉前相比,灌后土壤pH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均呈现明显的变化;灌前包气带各层pH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灌后受水分、基质等相互作用影响,pH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所减弱,C0/(C0+C)和变程a分别由7.23 m和3.54 m(灌前0 d)减少到3.26 m和2.76 m(灌后第10天)。土壤基质是决定土壤酸碱性的主要因素,在灌溉施肥活动对pH的响应过程中,地球化学条件(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SOM)、氧化还原电位(RP)等)、土壤基质组成和氮底物浓度(NH+4-N)等的交互作用影响pH的动态。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单独对pH影响不显著,两者交互作用对pH有显著影响。引起土壤pH变化的主要变异源为Cl-、土壤有机质(SOM)、NO-3-N、NH+4-N等营养物质和不同空间深度土壤基质的差异,表明灌溉施肥改变了包气带pH地球化学动力场、营养物质和土壤基质的交互作用,引起各深度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控制pH值的空间变异特性。当包气带介质土壤水分变化时,首先营养物氨态氮以分子态或水合态形式被介质吸附,H+得到释放,使得灌后第4天pH值下降。随着氨氧化过程中H+的释放,pH在灌前和灌后第10天和第30天有显著差异。氨的氧化引起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使得硝酸盐对pH值的影响在灌后不断增强,相关系数由0.24(0 d,P<0.05)增加到0.41(30 d,P<0.01),而氨态氮对pH值的影响逐步降低,相关系数由0.43(0 d,P<0.01)降低为0.19(30 d,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