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谷子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及相关关系,本试验以呼和浩特地区主推品种小香米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田间观测农艺性状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4个谷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倒伏、单穗重、杆重、单株有效分蘖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31.25%、41.03%、39.25%、32.87%和30.7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穗长、杆重、单穗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倒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生育期与杆重呈正相关,与单穗重呈负相关;主成分1,2,3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3.33%。该研究结果可为呼和浩特地区谷子的遗传改良和栽培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45%、40%、35%)和3个脂肪水平(5%、8%、11%),配成9种不同蛋能比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为(10.14±0.40)g的翘嘴鲌幼鱼81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蛋能比为30.94(蛋白质/脂肪=45%/5%,D1)、29.73(蛋白质/脂肪=40%/5%,D2)、28.11(蛋白质/脂肪=35%/5%,D3)、29.03(蛋白质/脂肪=45%/8%,D4)、27.79(蛋白质/脂肪=40%/8%,D5)、26.32(蛋白质/脂肪=35%/8%,D6)、26.90(蛋白质/脂肪=45%/11%,D7)、25.71(蛋白质/脂肪=40%/11%,D8)、23.50 g/MJ(蛋白质/脂肪=35%/11%,D9)的试验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肠脂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D5组,但D5组的特定生长率与D4、D6、D7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能比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二者均随饲料蛋能比增加而先升后降.其中,肠道蛋白酶活性以D4组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以D7组最高,但与D4、D5、D6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能比的改变产生显著变化(P<0.05),但未表现出规律性.各组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翘嘴鲌幼鱼饲料适宜蛋能比在26.90~29.03 g/MJ范围内,由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料蛋能比为27.15 g/MJ时的特定生长率最大;考虑到翘嘴鲌幼鱼生长效果和节约蛋白质情况,饲料适宜蛋能比下的蛋白质、脂肪水平应分别为40%、8%.  相似文献   
4.
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评价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和品质性状,采用DPS软件和SDS-PAGE技术分别对8个组合亲本及其杂种F4:5代8个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3组合F4:5代平均有效分数、结实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干其双亲,第1、2.7组合F4:5代平均主茎穗长,第7组合结实小穗数,第2组合的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干其双亲.F4:5主穗单粒间HMW-GS组成基本相同;供试F4:5单株1、7+8和5+10亚基频率最高,分别为62.1%、51.8%和75.9%.8种亚基组合类型中,(1,7+8,5+10)的频率最高为20.7%.供试8个组合后代中,同一组合F4:5代单株Glu-1D位点亚基相同,Clu-1A、Glu-1B亚基类型不完全相同,同一株行的单株间亚基差异较小.此外,新克旱9号×陕253杂种F4:5单株出现与亲本不同的7+8亚基组.  相似文献   
5.
空间结构对鳡幼鱼驯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5组,对鳡进行驯食的驯食空间分别为0.5m×0.5m×0.6m(S1组)、1.0m×1.0m×0.6m(S2组)、1.5m×1.5m×0.6m(S3组)、2.0m×2.0m×0.6m(S4组)、3.0m×3.0m×0.6m(S5组),每组3个平行。随机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64±0.05g鳡幼鱼转入各网箱中,初始放养密度为每m3 500尾,试验共28d。结果显示:驯食成功率(WSR)随着驯食空间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2组最高,S3组其次,S1组最低;累积死亡率(MR)(30~57日龄(days after hatching,DAH))以S5组最高(P0.05),S3组最低;总残食率(CR)(30~57DAH)随着驯食空间的增大而升高;S1组SGR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2、S3组体质量变异系数(CV)显著低于S1、S4、S5组(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驯食成功率、驯食效率和操作强度,鳡最佳驯食空间为1.5m×1.5m×0.6m。  相似文献   
6.
在养殖工作中,保障家禽的健康成长状态,是养殖人员的基本任务,会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以鹅的养殖为例,介绍了目前比较常见的葡萄球菌病防治工作. 1 流行特征及病因分析 在实际进行综合防治工作之前,应当先了解该病症的流行特征、病因,方便找到养殖管理工作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45%、40%、35%)和3个脂肪水平(5%、8%、11%),配成9种不同蛋能比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为(10.14±0.40)g的翘嘴鲌幼鱼81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蛋能比为30.94(蛋白质/脂肪=45%/5%,D1)、29.73(蛋白质/脂肪=40%/5%,D2)、28.11(蛋白质/脂肪=35%/5%,D3)、29.03(蛋白质/脂肪=45%/8%,D4)、27.79(蛋白质/脂肪=40%/8%,D5)、26.32(蛋白质/脂肪=35%/8%,D6)、26.90(蛋白质/脂肪=45%/11%,D7)、25.71(蛋白质/脂肪=40%/11%,D8)、23.50 g/M J(蛋白质/脂肪=35%/11%,D9)的试验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肠脂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D5组,但D5组的特定生长率与D4、D6、D7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能比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二者均随饲料蛋能比增加而先升后降。其中,肠道蛋白酶活性以D4组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以D7组最高,但与D4、D5、D6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能比的改变产生显著变化(P<0.05),但未表现出规律性。各组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翘嘴鲌幼鱼饲料适宜蛋能比在26.90~29.03 g/MJ范围内,由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料蛋能比为27.15 g/MJ时的特定生长率最大;考虑到翘嘴鲌幼鱼生长效果和节约蛋白质情况,饲料适宜蛋能比下的蛋白质、脂肪水平应分别为40%、8%。  相似文献   
8.
对池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早期发育阶段的食物组成和食物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鳅早期发育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7日龄和9日龄泥鳅主要摄食轮虫,其数量比例和重量比例分别达到98.73%、79.59%和97.59%、66.67%.13日龄枝角类的数量和重量比例高达41.15%和98.04%,17日龄桡足类的数量比例和重量比例为30.00%和62.03%.24日龄和31日龄,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数量比例虽然都小于20.00%,但是其重量比例共占到95.00%;13 ~31日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泥鳅的主要食物.7日龄和9日龄,泥鳅对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龟甲轮虫属(Keratella)和异尾轮虫属(Trichocerca)表现出较强的摄食喜好性,对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也表现出一定的摄食喜好性,对桡足类回避.13日龄和17日龄泥鳅对臂尾轮虫属和龟甲轮虫属仍有较强的摄食偏好性,同时对裸腹溞属(Moina)、秀体溞属(Diaphanosoma)、剑水蚤属(Cyclops)和华哲水蚤属(Sinocalanus)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摄食喜好性.24日龄和31日龄泥鳅不再主动选食轮虫,喜好摄食裸腹潘属、低额溞属(Simocephalus)、剑水蚤属和华哲水蚤属.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驯食强度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驯食成功率(WSR)、残食率(CR)、死亡率(MR)及生长的影响。实验分6组,于1.0×1.0×1.0 m3网箱中进行,每日驯食2次,驯食强度分别为每次驯食1.0 h(S1组)、1.5 h(S2组)、2.0 h(S3组)、2.5 h(S4组)、3.0 h(S5组)和4.0 h(S6组)。结果显示:WS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强显著升高后降低(P<0.05);总C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总M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加先降低后略有升高。实验终期,体重特定生长率(SGRBW),全长特定生长率(SGRTL)和肥满度(CF)随驯食强度的增强显著增大(P<0.05);体重变异系数(CVBW)随驯食强度增加显著减小(P<0.05)。综上所述,在实验条件下,鳡最佳驯食强度为每次驯食3 h。  相似文献   
10.
秋冬季小龙虾养殖作为新一轮养殖的开端,影响来年小龙虾养殖的节奏,所以做好冬季养殖管理尤为重要.笔者对稻虾秋冬季养殖技术进行浅析,以期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