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辣椒枣观果和鲜食、制干均优的观赏品种。果实10月初成熟,锥形或长椭圆形,果尖翘起,形状似红辣椒,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1g左右,最大22g。果肉绿白色,肉质酥脆,汁液多,酸甜可口,总糖27.69%,酸0.57%。鲜食品质优良,可食率94.08%。该品种树冠中大,枝条中密,适应性强,抗风、耐旱、耐涝、耐盐碱,丰产稳产。可用于庭院、观光果园栽植,也可用于制作盆景。2茶壶枣观果和鲜食兼用,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6g,果面平整光滑,果皮紫红色,鲜艳具光泽。果肉绿白色,质地粗松略绵,汁液中多,味甜略酸,可溶性固形物25%。果形奇特:椭圆形,肩部或近肩部有2…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氯地乳膏中氯霉素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固定相为:安捷伦Cl8(4.6mm×250mm,5μm),甲醇-乙腈-0.025mol/L磷酸二氢钠(25:25: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醋酸地塞米松在10~1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氯霉素在50~5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醋酸地塞米松和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9.5%,RSD为0.86%(n=6)、0.83%(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氯地乳膏中醋酸地塞米松和氯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荣成市苹果矮砧宽行密植栽培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存在差异,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不同播期之间的籽粒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但播期对偃展4110的千粒重影响不大。在不同播期下,灌浆过程中平均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对粒重的影响较大。播期对不同品种灌浆高峰出现的日期影响基本一致,早播期>晚播期>中播期.但较早播种时,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晚播时偃展4110灌浆高峰出现较早,灌浆速率大。播期对4个品种产量的影响均以中播最高,在河南旱区生态条件下,似偃展4110的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洛旱6号、洛麦21号等似豫麦49的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利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对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所属红松阔叶林进行经营,并对经营前后林分的基本特征与状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郁闭度由0.85下降到0.80,林分密度由1 186株·hm-2下降到992株·hm-2;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90,仍为随机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792,较经营前略有上升;直径分布仍为倒"J"型。顶级树种红松的相对显著度明显上升,由经营前的8.26%上升到经营后的9.57%,优势度从经营前的0.230上升到经营后的0.264;珍贵树种黄檗及主要伴生树种的优势度均呈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6.
洛麦1号(原名洛麦8716)是洛阳市农科所1987年采用太谷核不育杂交技术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高肥组区试,2000~2002年参加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验,2002年7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洛麦1号”,审定编号为“2002007”。几年来,该品种在各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不仅表现高产稳产、穗大粒多、长相清秀、抗病抗热,而且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适应水肥地中晚茬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水温13~20℃下,将体长为3~5cm、鳃丝检出活体指环虫和斜管虫的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幼鱼放入装有10L水的充气水桶中,采用CuSO_4和FeSO_4·7H_2O合剂(5∶2,简称CuFe合剂)和精致敌百虫粉杀灭,比较联合用药及先后用药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联合用药系指精致敌百虫的浓度分别为2g/m~3、3g/m~3、4g/m~3、5g/m~3和6g/m~3,然后加入0.7g/m~3CuFe合剂;先后用药系指剂量同下,但先使用敌百虫杀灭指环虫,再使用CuFe合剂杀灭斜管虫。设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物对两种寄生虫的杀灭作用显著,但是对鱼体的伤害较大;先后用药时,效果不如联合用药明显,但是对鱼体的伤害较小。若鱼体同时感染指环虫和斜管虫时,需酌情用药;若鱼体感染严重,建议联合用药;在感染初期,建议以上两种药物先后使用。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用黄淮南片大面积推广的5个高产小麦品种与5个优质小麦品种,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穗长、单穗粒数、单株产量的遗传均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单株穗数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控制,沉淀值主要由加性基因控制。株高、主茎穗长、单株产量和沉淀值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宜在早代选择。内乡188、豫展1号、豫麦34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都较高,是理想的亲本材料,应在今后育种中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9.
饥饿和补偿生长对红鲫幼鱼生长和体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饥饿和冉投喂处理后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iety)幼鱼的生长和体组分变化。饥饿状态下,红鲫幼鱼体重、比肝重、肥满度和肝体指数下降,各饥饿组体重均与同期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饥饿15d组体重与初始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肝糖原、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下降,水分和灰分含量上升;再投喂后,除饥饿15d组肝糖原与对照组仍有极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恢复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过程中,各饥饿组食物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饥饿10d组最高,达到了24.38%。结果表明,红鲫幼鱼存在完全补偿生长能力,其完全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FCE)来实现的,短期饥饿时将糖原和粗脂肪作为主要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不同类型小麦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5年度河南省征集的地方小麦新品种为材料,划分不同粒质、不同习性,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国标法进行品质测定,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近红外小麦品质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最小,湿面筋和沉降值的标准差和标准误均较大;两样本配对t检验表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测定结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湿面筋含量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不同粒质小麦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比较分析,基本趋势是随着角质程度的增大,近红外品质测定准确性下降,差异增大;不同生长习性小麦品种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比较表明:偏冬性和偏春性品种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较大,而半冬性品种测定结果标准差、标准误和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综上所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小麦蛋白质含量上的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能够直接作为该性状的准确结果参考利用;不同粒质、不同习性小麦的湿面筋含量近红外测定结果须根据不同分类进行相应评判、校正,结果仅能作参考;沉降值测定结果经比较准确性最差,因此仅能在有对照参与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被测定材料品质性状的大致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