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苗床培养试验,研究了在低有效磷营养土上施用接种解磷青霉菌的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的生长特性及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条件下,施用接种解磷菌的壮秧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株高、地上部干、鲜生物量、根系活力、地上部磷含量和磷吸收量,在5个处理中,P2处理水稻秧苗的株高比对照提高16.81%,地上部鲜生物量比对照增加21.28%,地上部干生物量比对照增加12.42%,地上部磷含量比对照提高31.11%,地上部磷素吸收量比对照提高44.03%,表现效果较好,其次是P1和P4处理,其中P1处理的根部干、鲜生物量、根部的磷素含量和磷素吸收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在有效磷较低的土壤上,施用接种解磷菌的壮秧剂,可以促进作物苗期生长,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磷,提高土壤磷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学习倦怠是当代高职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严重影响了高职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验研究苦豆子药材提取过程中多种生物碱成分的量变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水作为提取溶媒,研究苦豆子药材在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下提取液中7种生物碱成分量变规律。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含量增加明显,在浸泡3 h达到最高,3 h后开始下降,浸泡时间不能超过3 h;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除金雀花碱外其余6种生物碱在提取3 h的含量最高,提取时间不宜超过3 h;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7种生物碱的量也在逐步增加,并逐步趋于稳定。表明苦豆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对提取工艺的各个因素比较敏感,7种生物碱成分的提取率与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和提取次数呈正相关并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逐步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对苦豆子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豚鼠成纤维细胞系,分离培养豚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对其进行细胞活力、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及基因转染等分析。结果表明,豚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在10代以内时形态良好,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梭型细胞有拉长趋势,至第20代时梭形明显拉长,单位面积细胞数目大量减少。同时,细胞冻存后复苏贴壁情况良好。EGFP基因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特征及生长状态与未转染细胞相似,转基因细胞和未转基因细胞的生长曲线均为S形,符合体外培养细胞正常生长增殖规律。以流式细胞仪分析逆转录病毒介导的EGFP基因转染细胞,可见染色体核型仍为二倍体,说明感染的细胞保持其遗传稳定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的病毒液感染的细胞效率,结果显示,病毒转染48 h、72 h收集病毒液组感染效率分别为16.9%和11.6%,显著高于24 h收集病毒液组(0.9%)。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苗床培养试验,研究了在低磷土壤上(石灰性黑钙土),接种微生物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吸收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接种抗生菌5406和溶磷菌P77的壮秧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秧苗冠部氮、磷、钾的含量和吸收量,增加了根部氮、钾的含量和吸收量,减少了根部磷的含量和吸收量。研究表明,试验各处理中,P4处理(接种P77,浓度为5×107cfu/g)效果最好,其次是P2处理(接种5406,浓度为5×107cfu/g),即在壮秧剂中接种P77的效果好于5406,并且接种浓度为5×107cfu/g时较好。 相似文献
6.
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濮阳市为例总结平原农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构建板青颗粒的三维质控体系,综合评价制剂质量。选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搭配四元高压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器)、柱温箱等液相组合模块,运用C18色谱柱,以0.8 mL/min的流速,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30℃,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胞苷、尿苷、鸟苷、(R,S)-告依春、腺苷等作为特征化学成分,建立多指标成分特征图谱;从三维立体视角进行全波长(200~400 nm)扫描,构建板青颗粒的三维质控体系。结果显示,从不同板青颗粒样品的多指标药效成分含量和特征图谱的信息量,可比较出不同样品在254 nm波长下各药效成分的差异;再通过构建的三维特征图谱,可从3D多角度明确其整体化学成分,最终以板蓝根、大青叶混合对照药材多指标成分特征图谱及三维特征图谱为参照,进一步比较质量的优劣。本研究构建的板青颗粒三维质控体系,可更加全面、立体、直观地评价复方制剂质量,为进一步完善板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