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麻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工业大麻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上被广泛种植,在纺织、油用、建材、保健和医药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水培工厂化生产是工业大麻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关于适合工业大麻生长的专用水培营养液配方及浓度尚未报道.为获得适合工业大麻生长的专用水培营养液配方,利用标准霍格兰营养液(1 H)和根据工业大麻需肥规律自主设计的不同浓度...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亚麻生长期间土壤耕层水分含量、纤维和籽粒产量、种植成本和麻农收益的影响,在光热丰富但干旱少雨的云南宾川县开展了亚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研究中设计的9种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均可以显著提高亚麻生育期间农田耕层土壤的含水量,并在一定水平上提高亚麻的株高、茎粗、工艺长度、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单株茎质量;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对亚麻籽粒和纤维的增产效果不显著,但是在综合产量上看,完全免耕、不开沟、用厢沟边碎土盖种厚度不大于0.5 cm处理增产效果最佳,较常规耕作籽粒增产272 kg/hm2,纤维增产123 kg/hm2。因此,在光热丰富,但是干旱少雨的宾川及具有类似气候的地区,保护性耕作可以作为亚麻种植的良好选择,适宜的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亚麻纤维和籽粒的产量,并可以降低亚麻种植成本,从而提高麻农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L)植株富集和转移重金属污染农田中Cd、As元素效率的影响,取湖南省浏阳市永和镇矿山周围农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根际促生菌处理下亚麻株高、根长、茎粗和干茎、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利用亚麻纤维、亚麻种子开发的产品不断增加,纤维及种子的使用量也不断上升。麻纤维膜以及麻复合材料的出现为麻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疆是我国纤维亚麻及油用亚麻的重要产地之一,利用新疆这种生产优势,发展纤籽兼用亚麻可以有效降低亚麻生产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为此,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开展了纤籽兼用亚麻品种的筛选。参试材料11个,根据试验的产量结果以及产值估算情况,初步筛选出F2016005、F2016001、Y4I039 3份材料可以作为纤籽兼用的主要品种在新疆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亚麻抗除草剂转基因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是以纤维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黑亚 11 号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转入亚麻.经过试验获得了卡那霉素连续筛选的抗性植株,经PCR分子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亚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8.
于湖南省沅江市在木薯上开展“3414”肥效试验, 研究氮磷钾用量对木薯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磷、钾肥施用量均会对木薯株高、块根直径、块根长度产生显著影响, 且钾肥用量对木薯产量的影响大于氮、磷肥用量。在试验设定条件下, 当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分别为90、90、165 kg·hm-2时, 木薯块根鲜产量和淀粉产量最高, 分别为20.4和5.53 t·hm-2。  相似文献   
9.
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以亚麻栽培品种派克斯(L.usitatissi-mum cv.Pax)、中亚2号(L.usitatissimum cv.Zhongya No.2)和华星009(L.usitatissimum cv.Huaxing00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和膦化麦黄酮(Phosphinothricin,PPT)对亚麻下胚轴分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麻遗传转化早期选择时,50 mg/L的Kan或1.5 mg/L的PPT能够完全抑制亚麻下胚轴的分化,是适宜的筛选浓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渍涝胁迫下,不同耐渍型亚麻品种的株高、工艺长度、出麻率等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初步揭示了亚麻耐渍的生理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渍涝影响亚麻的农艺性状,具体表现在株高降低、工艺长度减短、出麻率下降等方面;渍涝胁迫下根部皮层通气组织的发育是衡量亚麻耐渍强弱的重要特性;2、随着渍涝胁迫时间的增加,不同耐渍型品种植株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非耐渍型品种的增加幅度大于耐渍型品种,说明渍涝胁迫下,耐渍型品种具有很强的抗膜脂过氧化的能力;3、随着渍涝胁迫时间的增加,不同耐渍型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耐渍型品种的变化大于非耐渍型品种,说明在渍涝胁迫下耐渍型品种体内过氧化物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高于非耐渍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