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冀西北黄土沟壑区营造柠条水保林生态经济效益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在冀西北黄土沟壑区,结合工程措施,营造以柠条为主的农田水土保持林,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是进行低产坡耕地改造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冀西北黄土沟壑区进行综合生物治理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口蘑是一种着生在杨树林地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又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杨树病害。采用半人工栽培方法,在杨树低质或薪炭林改造培养立体口蘑林,将是提高低质林或薪炭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带菌树移植和菌土移倒是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土沟壑区柠条水保林生态经济效益调查研究屈振丰,赵有来(河北省尚义县职教中心,076750)(尚义县林业局)冀西北黄土沟壑区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包括张家口市坝下万全、怀安等县及尚义县坝下部分,为首都周围造林绿化工程西段,是河北省一特殊造林区域。该区域海... 相似文献
4.
5.
杨口蘑是一种着生在杨树林地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又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杨树病害。采用半人工栽培方法。在杨树低质或薪炭林改造培养立体口蘑林,将是提高低质林或薪炭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带菌树移植和菌土移倒是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豫玉22密度与产量数学模型研究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白银市平川区进行的玉米杂交种豫玉 2 2不同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过高、过低对于高产玉米品种豫玉 2 2均不能获得高产 ,以种植密度为 6 0 0 0 0株 /hm2 时玉米产量最高 ,为 15 810 .0kg/hm2 ;其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数学模型为Y =X/ (0 .0 0 0 72 2 0 .0 0 0 90 2X)。 相似文献
7.
滴灌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滴灌冬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与滴灌量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在1管5行的毛管配置条件下,设置3 300、3 900和4 500m3·hm-2三个灌水定额处理(分别用处理A、处理B和处理C表示),研究了滴灌量对冬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时间和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拔节期至乳熟期,处理B的叶面积指数始终高于处理A和处理C。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加,而胞间CO2浓度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呈下降和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增幅随灌水量的增加而下降。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积累总体上呈"S"型曲线变化,处理B和处理C的干物质积累快速增长期分别比处理A延长了3d和4d;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产量均以处理B最高,其中处理B产量分别较处理A和处理C提高了7.09%和4.55%;灌溉水利用效率在处理A和处理B之间差异不显著,二者较处理C增加了29.61%和18.99%。在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小麦的适宜灌水定额为3 300~3 900m3·hm-2。 相似文献
8.
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理均优于免耕,其中以翻耕覆膜的效果最好,翻耕次之;单株荚数和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因耕作方式而异,翻耕覆膜、翻耕、旋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的中层和上层,免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中层和下层;不同荚粒的数量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2粒荚和3粒荚的数量是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单株产量的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和r=0.98**;各类荚的数量均以翻耕覆膜的最多,使得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数量均最多,与其它各处理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其产量分别比翻耕、旋耕、免耕的增产7.43%、10.85%和16.05%。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