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沛政  烟杉  高翔 《棉花学报》2002,14(3):154-157
对从国内外引进的抗旱、耐盐碱、矮杆棉花资源材料 ,经抗旱、耐盐碱、矮杆性鉴定和比较 ,选取了其中表现较好的 1 9份材料 ,进行了遗传相关和主成份分析 ,结果表明 :在 5 0 mmol· L- 1Na Cland1 0 0 mmol· L- 1Na Cl胁迫下的出苗率间呈正相关 ,抗盐性与产量间呈负相关 ;第一棉铃高度与纤维品质性状呈正相关。抗旱、耐盐碱、矮杆棉花材料的前 6个因子贡献率达 86.5 % ,其分别为第一棉铃高度因子、果枝数因子、单株结铃数因子、矮杆因子、单铃重因子等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己成为香蕉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属于土传性病害,扩散蔓延速度快,难于进行生物控制、药物防治及轮作、浸田等常用防治方法的防治。因此,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最佳方法是进行香蕉遗传改良,培育抗病品种。选用从INIBAP[(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he Improvement of Bnana and Plantain,国际香(大)蕉改良网络)]引进的42份香蕉种质资源,采用伤根侵染法,用含2×106个孢子/L的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小种菌液分别对42份香蕉幼苗进行处理,筛选抗香蕉枯萎病种质。结果表明:在侵染1号小种时,7份材料表现高感,13份感病,22份中抗,无高抗;在侵染4号小种时,25份材料表现高感,12份感病,5份中抗,无高抗。综合分析显示,M11和M25对枯萎病1号和4号小种均表现中抗。  相似文献   
3.
以主栽品种先玉335为供式材料,研究不同药剂组合和孤雌生殖处理条件对结实粒率的影响,进一步研究Pa1代田间生长状况及结实、散粉情况.药剂组合:2% DMSO+40mg/LMH+0.1% Col在花丝抽出1-3d时采用果穗注射,Pa0代结实粒率最高,达0.38%;药剂组合:2% DMSO+40mg/LMH 的Pa1代结实率最高,未散粉率最低.通过对6种药剂组合诱导孤雌生殖的研究,筛选出适宜该品种的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最佳药剂组合及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4.
非洲是全球重要的香蕉和大蕉产出地。2009年非洲香蕉总产约为世界的12.6%;大蕉总产约为世界的81%。两者合计非洲香蕉和大蕉总产约为世界的28%。尤其在非洲撒哈拉边缘,大蕉占了当地大约1亿居民主食的四分之一。非洲香蕉和大蕉主生产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西部和中部。东部非洲各国香蕉总产大约为780万t,平均每公顷香蕉产出...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海南三亚温室棉花茎秆较弱、易于倒伏问题,2014年和2015年冬季在海南三亚温室内利用缩节胺对棉花生长进行了调控实验研究。调控方法是在棉花生长的4个时期(2014年为现蕾期、盛蕾期、开花期和盛花期,2015年为1叶期、现蕾期、盛蕾期和开花期),每公顷喷施缩节胺的量设3个处理,分别为105g,135g和165g。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的4个时期(1叶期、现蕾期、盛蕾期、开花期),温室棉花喷施缩节胺矮化效果显著,每公顷喷施135g和165g时,株高可以分别控制在55cm和48cm。该高度可以预防温室棉花倒伏。温室棉花矮化种植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棉花早熟,对棉花南繁育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数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5 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对4 个新陆中系列品种和5 个前苏联品种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新疆特定生态条件下, 单铃重、衣分、子指、绒长、比强度、伸长率的遗传力较高, 可在早代选择, 而其它6 个性状遗传力偏低, 宜在高代选择; 新陆中5 号在大多数性状上表现出较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是一个优良亲本; 新陆中5 号×安吉然16 在多数性状上表现出较优的特殊配合力, 可做为一个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7.
不同来源陆地棉数量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来源陆地棉20个品种(系)在新疆特定生态条件下的13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品质因子、产量因子、单铃重因子、衣分因子、第一果枝高度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4.3%,对20份材料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晋棉12号、中棉所25号、晋棉19号和中棉所19号等可划发为第一类;布哈拉6号、吉尔吉斯3号和新陆中5号等可划分为第二类;中棉所17号、新陆中2号和爱SJ-5等可划分为第三类。  相似文献   
8.
低温超低温对棉花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测定4、-20和-80℃下棉花花粉活力,研究低温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花粉在4和-20℃的条件下1~3 d内花粉活力变化没显著差异.在-80℃下,花粉活力受到低温预处理和蔗糖溶液浓度(用作冷冻保护剂)的交互作用影响.并且低温预处理后的花粉活力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没有添加冷冻保护剂的花粉活力与使用30;和20;浓度的冷冻保护剂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在化冻方式上,37℃的水浴中化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海7124和军棉1号构建的陆海杂交棉产量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筛选与产量及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高棉花育种效率.[方法]选用陆地棉品种军棉1号和海岛棉品种海7124配制的一个包含148株F_2单株的群体,利用97对SSR标记构建了一个包含17个连锁群,长673.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7.3 cM的遗传图谱,覆盖整个棉花基因组12.2;.在此基础上对果枝始节、果枝台数、结铃数、单铃重、衣分和叶面积6个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研究.[结果]检测到3个稳定的QTL:1个与衣分相关的QTL,位于第4连锁群上;1个与果枝台数相关的QTL,位于第1连锁群上;1个与叶面积相关的QTL,位于第6连锁群上.[结论]这些QTL的效应值较大,对今后的棉花育种的分子辅助选择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总DNA不同提取方法比较及在RAPD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比较了CTAB法和SDS法从油用向日葵的真叶和种子中提取DNA的提取过程、时间、DNA质量及在RAPD-PCR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及材料中均能获得质量较好的DNA,而且在RAPD-PCR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扩增结果。但利用SDS法从种子中提取DNA简捷、快速,且不受取材的限制,可满足RAPD技术处理大量样品的要求,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