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八号种子卫星诱变水稻Ⅱ-32B的形态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诱变具有诱变频率高、有益变异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利用我国第一颗育种专用卫星"实践八号",对Ⅱ-32B水稻干净种子进行航天诱变,经过4代的定向选育,SP4代各株系已稳定,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各株系相应性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剑叶长变异系数最大,穗长的多样性指数(H')最高,与结实率呈负相关的性状最多.形态多样性变异谱广、变异幅度大的这些材料将为航天诱变水稻的育种与遗传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省10个高产早杂组合的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每公顷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小。产量构成各因素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在保持现有组合的千粒重的基础上,增加每穗实粒数是提高早杂组合产量的有效途径。提出适应江西生态区域的高产早杂组合的理想形态特征是“中秆,多蘖,大穗”。在早稻保持系品种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选育配合力高的大穗型不育系是早杂高产组合选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6.
7.
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科丰A表现出早熟性,该不育系与晚籼恢复系所配组的F1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显性早熟现象。为了解该不育系显性早熟性的遗传机制,利用一整套抽穗期感光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ER、LR、T65、T65Eb、T65Ebm、T65m、NIL(Hd1) 和NIL(Hd4) 等对科丰A抽穗期感光基因的基因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科丰A的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 1uSe 1uEf 1Ef 1,并带有感光基因E1的显性抑制基因(暂定名为Su E1)和感光基因Se 1u的隐性抑制基因(i Se 1)。分析了由该不育系配组的杂种F1表现早熟现象的原因,并探讨了科丰A所带早熟相关基因的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籼粳稻米食味品质差异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籼、粳稻是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由于其进化过程中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致使其形态结构、稻米的理化性质、食味品质等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为探索其影响籼粳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选择了20份早籼稻、12份晚籼杂交稻、12份粳稻共44份品种,测定了5个粒型指标、8个RVA特征指标、5个理化指标、6个品尝指标共24个参数,对籼、粳稻米食味品质的相关性、通径系数、回归方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品尝的7个指标与早籼、晚籼杂交稻、粳稻三组品种品尝值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大,且基本达到极显著水平;外观结构对早籼稻食味品质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硬度对晚籼杂交稻和粳稻食味品质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回归方程显示影响早籼稻、晚籼杂交稻、粳稻食味值的主要理化指标有所不同,在食味品质改良过程中,籼稻和粳稻的选择指标有所偏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