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原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毒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切根苗进行了毒素生物活性及最佳浓度的测定、筛选。结果表明:毒素的提取采取弱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比较理想,尤其是用乙醚萃取;用稀释100×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的大豆品种的切根苗可以产生与病原菌下胚轴接种法相同的症状,同时也证明该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5个大豆品种球蛋白含量的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线性梯度SDS—PAGE方法分析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11个地点的5个大豆品种的7S和11S球蛋白含量。结果分析表明:7S和11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同一品种7S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含量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7S和11S球蛋白含量在品种间和地点间差异显著或板显著,地点和品种间互作则不显著;利用11S/7S值可以评价大豆蛋白质营养品质的优劣。5个大豆品种中九农7714和东农42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3.
为从力学角度分析栽培年份、种植密度及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对大豆种质资源抗倒伏性的影响,为基于主茎力学特性进行大豆抗倒伏的资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0和2021年在田间种植190份大豆资源,在成熟期测量株高、直径、折断力3种主茎表型性状及木质素、纤维素含量两种化学成份指标,对不同种植年份不同大豆资源的主茎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对各大豆资源3种主茎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在2020年筛选抗倒伏特性差异明显的20份大豆材料,于2021年进行盆栽种植,设置两个种植密度处理(20万和30万株·hm-2),在成熟期测定主茎表型性状和化学成份指标,并计算弹性模量和抗倒伏系数,分析种植密度及主茎力学相关指标与大豆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年份与折断力互作、品种(系)与折断力互作显著。年际间环境条件差异对折断力有较大影响,折断力大的品种(系)抗倒伏系数也高。主茎折断力与直径呈正相关,而直径与株高之间无明显规律。大豆抗倒伏系数与折断力、弹性模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42。两个种植密度下折断力较大的品种(系)植株抗倒伏系数和弹性模量均大于折...  相似文献   
4.
对大豆光周期敏感型品种东农42 分别进行16 h光照和8 h光照处理,提取处理和对照相同叶位叶片的全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通过PDQuest和液相离子阱质谱(LC-ESI-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获得二级质谱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鉴定出1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2个表达量上调,4个表达量下调.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二硫键异构酶、TCTP、半胱氨酸合成酶、Rieske铁硫蛋白前体、金属蛋白酶等主要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蛋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的调控、防卫解毒和能量代谢等多种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Aux/IAA 基因家族在植物茎尖发育过程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大豆Aux/IAA 基因家族在大豆茎尖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本文以拟南芥Aux/IAA 基因家族蛋白序列为参照鉴定了大豆全基因组Aux/IAA 家族基因,包括63个成员;然后以拟南芥、鹰嘴豆和大豆的Aux/IAA 家族为研究对象,比对这些基因全长氨基酸序列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三种作物的Aux/IAA 家族成员间亲缘关系差异明显,进化过程中同源重组频率不同;进而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东农594(DN)、Charleston(CH)及二者杂交后代的RIL群体的高矮秆池(WH、WS)和F2群体的高矮秆池(JH、JS)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共有17个Aux/IAA 基因在3组材料中差异表达。CHvsDN组有15个差异表达基因,JHvsJS组有2个,WHvsWS组只有1个;其中,Glyma.10G180100 在JHvsJS组和WHvsWS组均差异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豆Aux/IAA 基因家族的功能及调控茎尖发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室内根盒培养建立的原位根际酶活检测方法,分析生长习性不同的Charleston(有限生长习性)、东农594(亚有限生长习性)和DN50(亚有限生长习性)3个大豆品种在正常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和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条件下根系表型特征,分析大豆根系碳代谢途径关键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明确不同类型土壤影响大豆根系生长发育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长习性大豆品种对土壤适应性存在基因型差异,根系表型和土壤环境关系密切。大豆根际β-葡萄糖苷酶活性较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高。活性表现为沿根系基部逐渐增加,到根尖活性最大的分布规律,在根尖形成酶活性热点。沿根系生长方向的β-葡萄糖苷酶扩散宽度与酶活性强度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分布规律一致,均为由基部到根尖逐渐增加。研究结果明确大豆根际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点,可为大豆生长发育及高产新品种选育提供根系角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分析即墨市灌区管理和运营的现状入手,找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10.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根据当前种子公司和种子行业发展要求成立的新专业。根据"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应具备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一方面满足种子公司和产业对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自主创业,为种子公司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