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海底层鱼突额鹦嘴鱼Scarus ovifron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6肠道产酶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南海底层鱼突额鹦嘴鱼ScantsovifrousTemmincketSchlegel,1846肠道微生物进行分离与16S、18SrDNA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然后结合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产蛋白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微生物的筛选。结果表明,从突额鹦嘴鱼肠道分离纯化出23株微生物,其中14株产酶,以产蛋白酶与淀粉酶为主,部分产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产酶微生物主要为Bacillussp.;分离出3株菌(H-16、J-13与Y-13G)其16S、18SrDNA序列与模式种相似度低于97%,为潜在的新种。研究表明,南海底层鱼突额鹦嘴鱼肠道含有大量产酶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1 灌区基本情况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时期蜀郡守李冰率领人民群众创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川西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它的创建与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它以规模巨大、布局合理、费省效宏、经久不衰而闻名于世.建堰以来经历了2 268年,它仍发挥着巨大地效益,这离不开历代治水先贤们对都江堰的不断维护、管理和拓展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加大了对工程的建设改造投入,对灌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和扩建,健全了管理机构,加强了用水管理,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实施了法制化的规范管理,灌区得到迅猛发展,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以及其他用水和谐发展,供水区域和灌溉面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从解放初期的14个县的18.8万hm2农田发展到现在的7个市37个县(市、区)的69.3万hm2农田,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灌面积突破66.67万hm2的特大型灌区.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