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嘉乐优2号系以不育系151A和恢复系DH32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灰飞虱不同虫态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采自浙江嘉兴各县区及湖州等10个地区的越冬代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测定发现,不同地区的灰飞虱传毒率存在差异;灰飞虱不同虫态传毒率也不同。高龄若虫的传毒率明显高于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且3种虫态传毒率之比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平板培养基上测定了化学药剂和生防菌对病原真菌疫霉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选药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30%根府咛效果最佳;生防菌对2种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嘉兴市秀洲区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秀洲区植保专业化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嘉兴市不同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稳定性,对当地主栽品种及一批新育成品种(系)秧田期、本田期条纹叶枯病发病率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年份间一系列品种(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的高低。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秧田期表现抗性的品种,本田期发病率也较低,如HZ586、春江051、嘉禾218和嘉禾优555秧田期和本田期发病均较轻,水稻品种在秧田期、本田期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高低保持一致。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有差异,但从总体趋势看,抗性强弱保持一致,其中浙粳18 2a发病均最轻,2010年和2011年发病率分别仅为0.87%、0.36%。可见,水稻品种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年份间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及防治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作用机理及防治对象,以为植物源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稻曲病对水稻的危害状况,调查了当地主栽品种秀水134的稻曲病田间发病程度,结果显示,稻曲病为害造成的水稻病穗曲果数以1~2粒为主,占调查总数的49.3%;3~4粒次之,单穗曲果数最高为8粒,仅占2%。室内考种分析发现,单穗曲果数与单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出米率等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损失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特早熟晚粳秀水417作连晚种植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播栽期(X1),播种量(X2),基本苗(X3),氮化肥量(X4)和施氮比例(X5)因子对产量及其主要性状的作用效应,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播栽期显著影响齐穗期、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产量;播种量对齐穗期、每穗总粒数和产量的效应显著;基本苗与单株分蘖、产量等8个目标性状均呈显著效应;纯氮量与齐穗期等6个性状效应显著;施氮比例主要影响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全因子模拟优化组合筛选单产≥6375kg/hm2的优化方案:播栽期07-12-14/08-1-3;播种量1158.4-1717.5kg/hm2;基本苗199.9万-208.5万/hm2;施纯氮123.0-130.2kg/hm2;氮化肥施用比例为基肥36.7%-38.3%,苗肥49.4%-50.6%,穗肥13.9%-11.1%。[结论]随播栽期延迟,要求秧田播种量减少,基本苗增加,纯氮量稳定,施氮比中基苗肥比例增加、穗肥比例减少。方案经生产验证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条纹叶枯病由携带病毒介体的灰飞虱传播,秧田期是灰飞虱传播病毒的主要时期,前几年我们在普查中发现水稻播种期、品种与条纹叶枯病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药在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上使用的初衷是为了消灭或减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但高毒高残留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乐果)、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毒性强,很容易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有毒农药在给农产品造成直接污染的同时,一部分仍残留在土壤中,破坏了土壤内部的微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