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1.
通过分析鲜食玉米与大豆间作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种间竞争,探讨其对产量和土地生产力的影响,为玉米、大豆间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比黄金小玉米和苏豆21的单作与不同比例的间作(S3为2∶3、S4为2∶4、S5为3∶3)效果。结果表明,间作处理下,玉米和大豆的地上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30.34%~46.81%和24.83%~48.10%,并优化了干物质分配,干物质主要分配给玉米穗和大豆荚果。3种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高于1,表明提升了土地生产力。S3和S5间作处理显示,玉米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产量,S3处理表现最优,显示出较高的土地生产力和间作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土壤微生态、光合作用、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以大豆(绿领九号)和玉米(董浜黄金小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2∶2间作和玉米-大豆2∶4间作4个处理,每个处理 3个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两种农作物在不同处理下土壤养分、叶绿素含量和土地当量比(LE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不同间作处理下玉米、大豆植株的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其中2∶2间作下玉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升36.96%,2∶2间作下大豆脲酶活性显著提升44.24%。就玉米而言,2∶2和2∶4间作下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1.9、30.6个百分点。玉米、大豆不同时期叶绿素活性均提高,两种作物群体产量和经济效益也明显提升,其中2∶2间作下LER为1.40±0.21,2∶4间作下 LER为 1.44±0.14。研究表明,玉米和大豆间作可活化土壤养分库,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作物的叶绿素含量,提升系统的光合作用能力,从而提高间作系统产出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