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晋谷27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于1983年用长农10号作母本,张农15、沁州黄、黎城黄等品种作父本混合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经过6代筛选,于1989年育成出圃,定名为长农28,经过多年参加品比、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于1997年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3.
春谷除草剂筛选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12种除草剂对春谷田间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12种除草剂中有4种致谷苗死亡;其余8种对谷子幼苗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拔节前可恢复正常;施药后15,30,45 d调查,莠去津和2,4-D丁酯2种除草剂的防效较好,对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鲜质量抑制率、综合株防效、综合鲜质量抑制率均超过80%,莠去津优于2,4-D丁酯。  相似文献   
4.
小米作为一种杂粮,深受人们喜爱,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较高,并且各种营养素的组配较合理,吸收率高。小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并富含钙,磷,铁,锌,镁,硒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相似文献   
5.
谷子新品种晋谷2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谷22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朝谷6号作母本,71变197作父本杂交育而成的谷子断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0d,属晚熟种,黄谷,黄米,1986~1990年参加各类产量试验,表明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其最大特点是抗旱性强,抗病,抗倒,成熟时植株呈绿叶黄谷穗,适合在无霜期150d以上的丘陵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优质谷子新品种长农3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农36号系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出的谷子新品种,2005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绿叶成熟,适应性广的特点,由其加工的小米营养丰富,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适于在无霜期150d以上的丘陵旱地及山西省长治、晋城、阳泉、临汾、晋中地区春播或运城、临汾南部复播。  相似文献   
7.
谷子对黑粉菌侵染的生物学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筛选出黑穗病高抗品种冀谷20(J20)和高感品种长农35(C35),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检测2个品种对黑粉菌的响应。结果表明,谷种拌菌组植株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升高,且J20的PAL和PPO活性显著高于C35;J20拌菌组的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及几丁质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拌菌对照组,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不明显;C35拌菌组中木质素含量与几丁质酶活性高于未拌菌对照组,类黄酮含量与β-1,3-葡聚糖酶活性无明显改变,总酚含量显著下降;拌菌组中J20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C35;J20拌菌组中抗病相关基因(4CL、CCR、CHIB和WRKY22)和受体蛋白FLS2上调表达。谷子对黑粉菌的抗性涉及植株基因转录应答、次生代谢调控、抗病防御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不同品种的遗传基础差异导致植株自身结构、防御应答不同,品种抗性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谷子连作(Si-Si-Si)、马铃薯-玉米-谷子轮作(St-Zm-Si)、玉米-大豆-谷子轮作(Zm-Gm-Si)和大豆-马铃薯-谷子轮作(Gm-St-Si)四种种植模式进行定位试验,研究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谷子产量和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连作相比,Gm-St-Si轮作模式下土壤的pH值升高,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谷子产量显著增加;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谷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三个轮作处理的OTU数目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连作,轮作与连作的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中Gm-St-Si处理含有丰富的疣微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高丰度菌包括Planctomyces、Gemmata、Flavisolibacter、Luteolibacter等。综上表明,大豆-马铃薯-谷子轮作能改善谷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使谷子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两个谷子CIPK基因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该蛋白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CIPK基因, 命名为SiCIPK6和SiCIPK16。序列分析表明SiCIPK6基因组序列长1994 bp,编码451个氨基酸;SiCIPK16基因组序列长1885 bp,编码473个氨基酸,2个基因均无内含子和可变剪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2个基因在蛋白质序列和结构上与其他物种CIPK基因一样非常保守。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SiCIPK6和SiCIPK16在ABA、低温、高温、干旱、高盐诱导下表达量均有所上调, SiCIPK6基因在ABA、干旱和盐处理时表达量上调幅度较大,而SiCIPK16基因在低温、干旱和高温处理时表达量上调幅度较大。半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SiCIPK6和SiCIPK16两个基因在拔节、孕穗、灌浆期时均有表达,在相应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时它们表达量均有所提高。推测SiCIPK6和SiCIPK16基因在谷子的干旱或其他逆境胁迫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谷子突变体库,以便在谷子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应用,以生产上主要推广种植的谷子品种‘长农35号’干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0.8%和1.0%甲磺酸乙酯(EMS)进行了诱变处理,试验共收获株型相关M1代突变体材料282份,其中,0.8% EMS诱变‘长农35号’获得株型突变体材料100个单株,可分为10个组;1.0% EMS诱变‘长农35号’获得株型突变体材料182个单株,可分为17个组。M1代成熟期株型相关性状突变体分析结果表明:1.0% EMS处理‘长农35号’所获突变体,在株高、穗下节粗、穗下第一节间粗和茎节数4个性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而0.8%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因此,对于‘长农35号’来讲,采用1.0% EMS进行诱变处理更有利于多类型大量突变单株的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