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用于防治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植物物种,在其种子萌发阶段就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干旱和富钙土壤的能力。本文研究了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全缘火棘种子萌发过程中对干旱和钙离子的耐受能力,用不同水势的PEG6000溶液和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分别模拟干旱和富钙土壤环境。结果表明,全缘火棘种子萌发对干旱和钙均具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其耐旱能力强于很多其他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的种子,甚至强于一些荒漠植物的种子;其对钙离子的耐受能力也明显强于与其在形态和生态特性上非常相似的同属植物火棘的种子。这或许反映了其对喀斯特地区频发干旱并富钙土壤环境的适应,同时也意味着其具有防治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3.
以白菜为试材,采用宏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杀菌剂及生防菌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控效果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改进并探寻合适的根肿病防控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氟啶胺、氰霜唑和生防菌处理均能有效抑制白菜根肿病的发生,并且显著提高了大白菜的单株产量,以氟啶胺和芽孢杆菌联合施用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控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为100.0%,单株产量提高了50.2%。杀菌剂及芽孢杆菌处理均降低了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对真菌群落有较大的影响,对细菌群落影响较小,尤其是施用芽孢杆菌处理。各处理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优势菌群有重要影响,主要增加的细菌优势菌属Chujaibacter、Chitinophagaceae-uncultured、Bradyrhizobium的OTUs数量,降低了真菌优势菌属Aspergillus、Rhizopus、Arrhenia的OTUs数量。病情指数与白菜根肿病致病菌Plasmodiophora的相关系数较小,与Arrhenia呈显著正相关(0.586)。 相似文献
4.
5.
6.
7.
以栽培3~5 a的利川黄连植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花期和结实期的花薹健壮度、花粉形态以及种子质量(大小、千粒重、出苗率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年数的增加,利川黄连花薹的长度、直径逐渐增加,且从花期到结实期,黄连花薹的长度和直径均处于生长状态;不同栽培年数的黄连花粉形态没有明显差异,但花粉粒直径随着栽培年数的增加而增大;黄连种子的长度、直径、千粒重以及播种出苗率均随着栽培年数的增加而增加;出苗生长至一定时期后黄连幼苗的健壮度随采种植株栽培年数的增加而增加。故对栽培5 a的黄连植株进行留种最佳。 相似文献
8.
9.
10.
以黄连为试材,对黄连苗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化肥等不同肥料,并跟踪观测黄连苗根系在长度、体积、分根及粗度,叶片数、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氮素含量等多个指标,研究了不同肥料对黄连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科学种植黄连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均可促进黄连苗根系在长度、体积、分根及粗度等多个方面生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黄连苗叶片数的增加及植株的长高,增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氮素含量,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搭配使用对黄连苗生长的促进比单独使用有机肥或单独使用菌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