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中叶绿素及其在制茶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鲜叶中叶绿素含量为干物重的0.2~0.8%,最高可达1%左右。制茶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其转化产物的形成是决定茶叶色泽品质的重要因素。制茶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主要是脱镁和脱植基作用,还有氧化降解作用(包括光敏氧化裂解和高温氧化裂解等,其产物是一些小分子无色物质)。RamaswamyS.等(1981)认为,没食子酸及脱镁叶绿素的含量与红茶的乌润度呈正相关。Choudhury M.H.(1980)的实验也表明,脱镁叶绿素的生成有助于干茶色泽乌 相似文献
2.
番茄硷(Tomatine)是存在于番茄植株中的生物硷,对镰刀菌及其它多种菌类具有良好的抗生和抑制作用,从番茄叶中提取番茄硷并用以防治植物病害,在国外和国内,已有了良好的开端,我们在安徽省科委和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吸取了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制取番茄硷的经验后,通过几个月来的工作,也体验到番茄硷在植物保护上有其相当的应用价值。在目前已发掘几百种土农药中,番茄硷是 相似文献
3.
4.
用于制红茶的鲜叶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其中以儿茶素类最为重要,含量占茶叶的17—30%干物,内有L—EEGCG(9—13%),L—ECG(3—6%),L—EGC(3—6%),L—EC(1—3%)其它儿茶素(1—2%)。这些儿茶素及其投食子酸酯是形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类的前导物。茶黄素及其没食子酸酯是构成红茶品质的重要成分,对红茶茶汤滋味的鲜强度和汤色的明亮度都有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茶叶化学是研究茶树各器宫的化学成分,研究茶树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制茶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拮抗、矛盾统一等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了茶叶成分化学、茶树生物化学、制茶化学和茶叶品质化学等内容,是普通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渗透到栽茶和制茶中的一门边缘学科。它能为茶树栽培、品种选育、制茶学和茶叶品质鉴定提供有关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茶叶中存在着活跃的多酚氧化酶,它在茶树的呼吸代谢中起了重要的末端氧化酶的作用。在茶叶加工中多酚氧化酶对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变化起了积极的催化作用,这是茶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茶叶中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功酶的研究概况作一些综合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浅析绿茶制造中儿茶素的变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茶属非发酵茶类。制茶中首先进行高温杀青,使酶蛋白变性失活,阻止发酵作用进行。制成的绿茶具有香清味醇和三绿(叶色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提取、纯化及分离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丙酮粉匀浆提取酶液,经葡聚糖凝胶G—25柱纯化,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电泳或醋酸纤维膜电泳,能够把茶多酚氧化酶分离出六至七种同工酶,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茶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蛋白质的分析工作在本世纪初已开始,其组分的研究则始于三十年代中期。到1954年布库恰瓦用纸层析法分离了蛋白质中17种氨基酸。1973年Selvendran.R.R等用80%乙醇浸提茶鲜叶的匀浆后,再将残渣在热水中提取6小时,分离出水溶性蛋白质,并从中分离了14种氨基酸。茶汤中的蛋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中多酚类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有20~33%,其中儿茶素类含有12~24%,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它们对茶树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制茶品质关系非常密切,对人体也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茶叶中儿茶素生物合成是一个重要而.又未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在茶树生理生化上有重要意义,在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上也有重要作用,甚至在整个生物化学领域里,芳香环核的生物合成也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