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苹果生产中杀菌剂使用过程控制技术现状。本研究以河南省苹果主产地的32个苹果园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和面对面问询,对苹果全生育期杀菌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苹果生产中果农操作过程不规范;不同产地苹果园施药种类繁多,化学杀菌剂应用偏多,生物制剂应用偏少;不同园区杀菌剂的使用量有很大差别。从走访的32个果园来看,单个果园杀菌剂使用量最少的为27 kg/hm2,最多的为280.5 kg/hm2。用药次数差别较大,最少的6次,最多的14次。本研究针对苹果病害防治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及建议,以期为制定苹果生产中杀菌剂使用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对农田废弃物大蒜秸秆的综合利用,应用不同有机溶剂对大蒜秸秆进行粗提,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评价及对提取液进行杀螨活性测定。以提取温度、时间、次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大蒜秸秆粗提物的质量为结果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以95%乙醇作为提取剂的粗提物质量为3.54 g,比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石油醚、乙醚提取剂的效果更好,大蒜秸秆提取物具有杀螨活性。由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提取温度为33℃,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次数为5次,料液比为1:10,由最佳工艺得到的粗提物溶出量为3.68 g。以二斑叶螨和山楂叶螨供试昆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对二斑叶螨的LC50为5.9403 g/L,对山楂叶螨的LC50为5.1001 g/L,经过提取工艺优化的大蒜秸秆粗提物表现出良好的杀螨活性。为农田废弃物大蒜秸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内生菌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草莓的促生作用,为该拮抗菌在草莓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分析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落生长以及菌丝形态的影响,并利用离体草莓叶片鉴定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分析菌株P2-1对草莓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菌具有强烈的拮抗活性,抑制率达到66.38%,抑菌带为0.76 cm。菌株P2-1代谢产物具有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P2-1能在草莓叶片定殖,处理10 d后仍可维持在4.07×108CFU左右。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能促进草莓植株生长,使草莓株高、根长、湿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提高24.83%、40.74%、28.88%和55.69%。【结论】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P2-1对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草莓促生作用,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和吡唑醚菌酯的靶标基因序列,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水杨肟酸对B. dothidea 菌丝生长的作用, 探讨了添加或不添加水杨肟酸的情况下病原菌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的变化; 并测定了不同产区的80株B. dothidea 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以及440株B. dothidea 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 然后, 扩增并分析了具有不同敏感性的菌株的细胞色素b基因 (Cytb) 序列?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杨肟酸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添加40 μg/mL水杨肟酸不影响吡唑醚菌酯的EC50?菌株的敏感性频率符合近似正态分布, 各产区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 吡唑醚菌酯平均EC50为(2.95±2.11) μg/mL, 没有检测到抗性菌株?靶标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Cytb基因在F129?G137和G143位密码子上没有产生点突变, 首次发现在143位密码子后有内含子插入?  相似文献   
5.
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从草莓根、茎、叶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内生细菌183株及根际细菌55株,其中9株拮抗菌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病原菌(Pilidium concav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4种草莓病原菌具有广谱拮抗效果。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拮抗菌株G3-23、J3-20、G3-29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J6-1、J1-4、G2-12、G3-k2和J1-1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3-20鉴定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G3-17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G3-23能够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对由P. concavum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该菌株能在离体草莓叶片上成功定殖,表现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3月26—2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落叶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河南省金水湾大酒店召开,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方金豹、果树所副所长程存刚、洛阳市农业局局长徐龙欣到会祝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不同北方落叶果树上橘小实蝇的寄主适应性,了解不同寄主水果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适宜橘小实蝇生存的室内条件下,以石榴(Punica granatum)、苹果(Malus pumila)、梨(Pyrus sorotin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桃(Amygdalus persica)和枣(Ziziphus jujuba)6种寄主果实为食料,观察橘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幼虫生长情况和成虫繁殖情况,构建橘小实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橘小实蝇在苹果、桃、梨、猕猴桃、石榴、枣上的幼虫发育和成虫繁殖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在桃上的全世代发育历期最短,为(72.60±1.37)d;在枣上的发育历期最长,为(86.63±5.16)d。在石榴上的世代存活率较高(47.33±5.73)%,显著高于其他寄主。在石榴上产卵最多[(1 197.63±51.48)粒/雌],桃上产卵量最少[(401.50±90.24)粒/雌]。橘小实蝇种群生命表参数表明,石榴上的净增殖率最高(858.98±27.38),苹果上最低(2...  相似文献   
8.
烟夜蛾泛素延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RT-PCR技术,从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幼虫脂肪体组织总RNA中反转录扩增泛素延伸蛋白基因的cDNA片段,扩增得到的片段全长390bp,编码一个长为12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14.8kDa。同源性分析表明,此cDNA序列为ubiquitin-53aa extension protein(ubi-53,UBE)基因,在泛素蛋白后融合了一个核糖体L40蛋白(ribosomal L40 protein)。使用Clustal W软件,对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分析表明:烟夜蛾的泛素延伸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核生物泛素延伸蛋白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90%-98%),与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泛素的同源性为69%。将烟夜蛾的UBE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进行诱导表达,电泳检测到一条约40kDa大小的外源蛋白,用鼠抗GST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原核表达蛋白是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北方落叶果树产区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等,对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果园的发生、为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测定了菊酯类、有机磷类、烟碱类、微生物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共12种杀虫剂对橘小实蝇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诱杀法田间防治橘小实蝇研究。结果显示,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5代,为害时期为6月-11月。敌百虫和毒死蜱对橘小实蝇成虫毒力最高。诱杀法中性诱剂黄板和实蝇生物诱捕剂的引诱作用持效期约为7 d。在苹果采收前后,香蕉精油和苹果精油对橘小实蝇的诱集效果最佳。在郑州地区需要在6月前对橘小实蝇的发生做好监测防范工作,单一使用诱杀法效果不佳,需在高峰期使用化学防治配合其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正>冰雹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夏秋交替的季节也时有发生,是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冰雹通常出现的范围较小,来势急,持续时间短,所以民间常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冰雹来临时,常伴有大风、暴雨,给作物带来重大损失,有条件的果园应该及早架设防雹网,这是目前最稳妥的防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