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华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并保存家畜的成纤维细胞在保护畜禽种质资源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40日龄金华猪胚胎为实验材料,采用组织贴壁法建立了金华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并对所建细胞系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原代细胞生长迅速,贴壁后2~3d可长满培养瓶,获得的成纤维细胞生长态势良好;细胞生长曲线为典型的S形,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opulation doubling time,PDT)约为36h;细胞冻存前、复苏后的活率分别为95.2%和92.8%;细胞中期染色体二倍体(2n=38)占主体约为91%,达到了建立成纤维细胞系的要求;苹果酸脱氢同工酶(malic dehydrogenase,MDH)和乳酸脱氢同工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电泳结果表明,本细胞系没有被其他细胞污染,细胞纯度较高;细菌、真菌和支原体三类微生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细胞没有受到微生物的污染;15代细胞的凋亡率为2.0%,细胞没有大规模的凋亡现象发生;当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剂量为0.3μL、荧光蛋白报告质粒(pEGFP-N3)为0.5μg时转染成纤维细胞的效率最高,可达32.4%。细胞系各项指标均达到美国典型培养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Collection,ATCC)标准。金华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使金华猪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得到保存,并可为胚胎克隆以及转基因等研究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也可以为以后其他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的保存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几种夜出性昆虫夜间扑灯节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棉铃虫、暗黑金龟、非洲蝼蛄、大豆毒蛾、稻螟蛉、桃蛀螟、稻纵卷叶螟等7种夜出性昆虫的扑灯节律进行了观察和分类。提出在灯光防治中,根据害虫的扑灯高峰确定亮灯时间,可大幅度降低电耗,提高效能比。防治暗黑金龟和非洲蝼蛄,可设定19:00~0:00亮灯,比全夜亮灯节约电能近55%,效能比增加1倍;防治棉铃虫,实行间歇亮灯,时间为18:00~22:00和1:00~5:00,可节约用电近30%,效能比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猪、小家鼠、褐家鼠、人、黑猩猩、牛、羊、原鸡、热带爪蟾、非洲爪蟾、斑马鱼、粗尾婴猴、东非狒狒、家猫、狗、野马、普通狨等21个物种的FABP3基因编码区及蛋白质进行分析,探究该基因在种内及种间的遗传分化关系,并全面了解不同物种FABP3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位点等。结果表明:21个物种47条编码区共检测到210个多态位点、28种单倍型,不同物种间的核苷酸歧义度、净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指数的变化范围很大,FABP3基因编码区在种内及种间均存在遗传变异。FABP3蛋白为酸性蛋白,具疏水性,较稳定,是一种定位于细胞质或细胞器(除内质网和线粒体)基质中的非分泌蛋白,其二级结构主要为β-折叠、α-螺旋和自由卷曲。野猪FABP3蛋白的主要结构为10条反平行β-折叠,且有一个重复的+1拓扑结构包绕着一个配基结合位点,属于Calycin结构超家族。其功能保守区为第7~24位氨基酸,推测其主要功能为结合脂肪酸等疏水性分子或有机阴离子。 相似文献
9.
作为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祖细胞,由于其全能性的特点可作为体外胚胎发育研究的良好模型,而禽类独特的生理和发育特点使得其原始生殖细胞(PGCs)在转基因研究中有着巨大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孵化5.5d的梅岭土鸡(Gallus domesticus)胚生殖腺中分离得到的PGCs,接种于24孔培养板在温度37℃、95%空气和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体外培养;借助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PAS(高碘酸希夫氏染色)、AKP(碱性磷酸酶染色)、SSEA-1(胚胎阶段特异性表面抗原-1)以及TERT(端粒酶反转录酶)进行了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GCs阶段特异性表达基因Cvh(鸡Vasa基因同系物)、Cdh(鸡死端同系物)、Dazl(类无精症缺失)和干细胞多能性相关基因PouⅤ(POU结构域Ⅴ类转录因子1)、Nanog(nanog同源异型盒)、Sox-2(性别决定区Y盒2)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绿色荧光蛋白(pEGFP-N3)基因导入鸡PGCs细胞,结果表明,PGCs集落有典型的鸟巢状结构,且PAS、AKP、SSEA-1以及TERT染色阳性;PGCs阶段特异性表达基因Cvh、Cdh、Dazl和干细胞多能性相关基因PouV、Nanog和Sox-2在鸡PGCs中均远远高于在鸡成纤维细胞(CEF)中的表达;转染24h后,绿色荧光蛋白均匀的充满细胞质和细胞核,转染效率最高为16%,研究结果为禽类PGCs分化过程中基因调控及基因标记、转基因动物克隆等技术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