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63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双向晶闸管作为启动机构的分接开关,利用光电耦合器作为控制信号的收发,构成了完全由硬件电路控制操作的新型启动机构,利用变压器的二次侧电压供电,监测及控制,保证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投入运行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完全可以取代蓄电池作为有载自动调压分接开关的启动机构,同时更加科学、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是全球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了积极政策和科学措施,在保障粮食九连增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在中国农业影响事实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等有关项目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研制和推行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并相继建立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评估模型和方法,指明了今后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水分胁迫与反冲机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定点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 水分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敏感因子不同。土壤水分胁迫首先作用于作物叶片,叶水势下降后,叶片生长、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运输均随之下降。适度水分胁迫可诱发反冲机制,秸秆覆盖可缓解水分胁迫并对反冲机制有增益作用。反冲机制对旱作农业、农业节水有广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降水保证指数的四川省种植制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自然降水对四川省农业生态区作物需水的满足程度及其保证指数,为各区域充分合理利用降水资源,选择防旱避灾种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气温、海拔、干燥度、地形地势、地理位置等特点,将四川农业生态区划分为8个不同类型区,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分段单值平均作物系数法,订正各区域主要作物及其主要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初始生长期作物系数(Kcini)、生育中期作物系数(Kcmid)和成熟期作物系数(Kcend)),计算并比较各区域代表性站点的常见种植模式、主要作物、作物主要生育阶段自然降水对作物需水的满足度及其保证指数,选出各区域防旱避灾最优种植模式。【结果】①各种作物的Kcmid、Kcend值均小于或等于FAO的推荐值;盆地内部各区域作物系数较FAO推荐值偏低更多,攀西地区与FAO推荐值接近;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Kcend值均与FAO推荐值相同,而玉米、水稻等秋收作物Kcend值均低于FAO推荐值。②四川省各种植模式多年平均降水满足度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攀枝花、西昌、平武、成都、遂宁、巴中、宜宾、雅安降水满足度依次递增,分别为0.48,0.56,0.63,0.64,0.70,0.72,0.74,0.85。③四川省各种植模式降水保证指数变化范围较大,最低值仅为0.35,而最高值达到0.89。攀枝花各种植模式的降水保证指数普遍偏低,且多数低于0.4;雅安各种植模式的降水保证指数普遍较高,均在0.85以上。【结论】攀枝花等川西南山地干热河谷区、西昌等川西高原安宁河平原半湿润区和平武等川北半湿润山地丘陵过渡区最优种植制度为小麦-玉米-红薯(大豆)旱三熟;雅安等盆西高原盆地过渡湿润气候区和宜宾等川南中低山丘陵湿润气候区最优种植制度为油菜(马铃薯)-水稻水旱轮作两熟制;成都平原湿润气候区最优种植制度为马铃薯-水稻和油菜-玉米-红薯;遂宁等川中丘陵夏伏旱频发区最优种植制度为油菜(小麦)-玉米-红薯旱三熟;巴中等川东北盆周湿润山区防旱避灾最优种植制度为马铃薯(小麦)-玉米-红薯旱三熟。  相似文献   
5.
辽杂25号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306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304为父本组配而成。该杂交种产量潜力大,米质好,是优质食用型高粱杂交种;抗叶病,抗倒伏,抗丝黑穗病,活秆成熟;熟期适中,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气候变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这一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种植北界指标、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指标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指标,采用经典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分析与1950s-1980年相比,未来30年(2011-2040年)及本世纪中叶(2041-2050年)全国种植制度界限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的种植北界的变化.[结果](1)与1950s一1980年相比,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的一年两熟带和一年三熟带种植北界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其中一年一熟区和一年二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省(市)为陕西省和辽宁省,且2041-2050年种植北界北移情况更为明显;一年两熟区和一年三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区域在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境内,且2041-2050年种植北移情况更为明显.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这些区域由于气温升高种植制度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由一年两熟变为一年三熟,区域内单位面积周年粮食产量可不同程度提高.(2)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的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在辽宁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在青海省冬小麦种植界限为西扩明显.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区域由于冬小麦替代春小麦可带来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在广西省和广东省境内北移情况比较明显.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向西北方向移动.[结论]到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气候变化将会造成全国种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扩、热带作物种植北界北移.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向西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皮下分离术联合KL型CO_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KL型CO_2点阵激光治疗。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色素沉着、瘢痕面积、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色素沉着、瘢痕面积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高于对照组(25.0%),但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较单一采用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一路彪升,从年初每斤6元短短数月创下了13元甚至更高的历史纪录。涨价从价值规律讲,是市场供小于求的结果,属正常现象。那么是何原因导致供给严重的不足?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综合抗风险能力弱。当前因种种不利因素,抗风险能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我国苹果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地位,根据60年来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变化情况及苹果栽培区域变化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苹果品质和生产效益的6个质效栽培新区,并就这些新区常见灾害及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2003年,在内蒙古林区利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BtMP-342、性引诱剂和植物制剂等多种生物措施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进行防治试验.利用两种浓度(2.632×106 PIB·mL-1 and 2.632×107 PIB·mL-1)的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舞毒蛾2龄幼虫进行喷洒试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0%和77.8%.BtMP0-342被用于舞毒蛾3、4龄幼虫的防治,防治效果达80%.性引诱剂在诱捕舞毒蛾成虫时也显示了良好的效果.自制的植物性杀虫剂是从大兴安岭地区有毒植物中提取的植物性杀虫活性物质,对舞毒蛾的幼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验室内应用原液防治舞毒蛾3,5龄幼虫的效果达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