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快育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长期较短的地区,苹果矮化中间砧苗快育的技术关键是第2年夏季利用嫩枝劈接代替带木质嵌芽接,最佳时间为6月20日前后,嫁接成活率可达94.6%,苗高平均136cm,一级苗率96.6%。  相似文献   
2.
栝楼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栝楼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并从栽植环境、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提出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SH1苹果矮化砧是从国光×河南海棠的实生苗中选育而成。2010年12月29日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SH1做中间砧嫁接红富士、红星,植株平均高305cm、285cm,分别是乔砧植株高度的53.51%和45.97%,矮化性状明显;与基砧八棱海棠、红富士、红星等品种嫁接,砧穗亲和性良好,基本无大小脚现象;以SH1做中间砧的红富士表现出良好的早花、早果和优质丰产性;SH1中间砧埋入土中不生根,植株生长无偏冠现象,固地性、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苹果砧木枝条主要输导组织解剖特征与矮化性的关系,探讨苹果砧木致矮关键部位。【方法】以不同矮化性的M系苹果砧木植株为试材,以MM106为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苹果砧木1年生枝各组织尤其是主要输导组织解剖特征与矮化性的关系。【结果】对于苹果砧木1年生枝横截面上不同部位的木质部,导管密度大小顺序均表现为近髓部中部近皮部,导管面积均表现为近皮部与中部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大于近髓部;M系苹果矮化砧木1年生枝的周皮厚度、皮层厚度、髓部半径、筛管面积均小于或显著小于对照,而导管平均密度、木质部厚度/枝条半径、近皮部导管面积/筛管面积、中部导管面积/筛管面积、近髓部导管面积/筛管面积、导管平均面积/筛管面积均大于或显著大于对照。【结论】对于苹果砧木1年生枝的木质部,从近皮部到近髓部,离髓部越近,导管密度越大、面积越小;M系矮化砧木1年生枝木质部发达,韧皮部生长较弱,M系苹果矮化砧木的致矮关键部位可能是韧皮部。  相似文献   
5.
苦痘病是苹果生产上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介绍了苹果苦痘病的症状,阐述了苹果苦痘病的发病机制:苦痘病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树体生理性缺钙引起,各矿质营养元素失调易引起果实缺钙,从而产生苦痘病;苦痘病的发生还和果实中抗氧化酶活性有关,并已发现苹果苦痘病发生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基因。总结了苹果苦痘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砧木、套袋、肥水管理、栽培措施等。最后就苦痘病发生机制提出植物激素和苹果苦痘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今后应加强从分子水平对苹果苦痘病的发生机制及砧木对接穗品种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认为选育抗苦痘病砧木新品种也是减少苦痘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给‘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最佳留枝量提供理论依据,以‘Y-1’矮化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为试材,通过中心干3 种留枝数量(30、35、40)处理,探讨其对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枝量增加,‘Y-1’矮砧‘富士’树体树高、干径相应增大,但不同处理对树高、干径、冠径、新梢长度和粗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留枝量35 和40 的树体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高于留枝量30 的处理,3 种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差异极显著,留枝量35 的冠下、株间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78、3.43,属于苹果栽培的最佳叶面积指数区间。果实产量随留枝量增加而提高,但这种影响在盛果期差异不明显,留枝量35 的树体优质果率明显高于其他2 个处理,同时,其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果实风味浓郁、品质最佳。综合考虑树体生长势、光能利用率、果实产量和品质、实际操作等因素,生产上‘Y-1’矮砧‘富士’高纺锤形树体的适宜留枝数量为35。  相似文献   
7.
以Y系山定子为试材研究AP1基因,试图为缩短果树童期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已登录的苹果AP1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Y系山定子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1010 bp的基因片段;PCR产物纯化后,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菌株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质粒长度和酶切鉴定,获得重组质粒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有2个外显子、1个内含子及2个内含子的一部分,编码区共编码81个氨基酸;对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发现,第13~81个氨基酸为MADS-box基因家族特有的K区域;其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中同源性检索表明,Y系山定子与其他植物AP1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7.9%~100%。研究结果为揭示Y系山定子早花现象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对果树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山定子砧木优系嫁接丹霞品种叶片气孔密度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山定子砧木优系嫁接品种叶片气孔密度、解剖结构有较大差异,其抗旱性也有所不同,其中叶片栅/海比值、叶片CTR值与砧木种类的抗旱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定山定子砧木的抗旱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30多年来,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乔砧稀植一乔砧密植一矮砧密植。矮砧密植栽培因生长势一致、易管理、果品质量高,已成为世界现代苹果栽培发展趋势。欧美等苹果发达国家矮砧密植果园已达90%以上,然而至今我国矮砧密植果园仅占12%,山西省作为一个苹果大省,矮砧苹果面积仅占苹果总面积的5%,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民增收增效。所以,大力发展矮砧密植果园已成为我国今后苹果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以红肉苹果红满堂、红色之爱成熟果实为试材,以红富士为对照,对各品种苹果果皮、果肉中的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分析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肉品种红满堂、红色之爱果实中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均极显著高于红富士对照,且红满堂极显著高于红色之爱;各品种果皮中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均显著高于果肉;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红满堂果实具有高的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高类黄酮加工型品种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