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境内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羊草样地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年,1999年和1979年围封羊草样地,分种记录生物量、盖度、密度、株高等相关指标,研究不同围封年限条件下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的功能群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植物功能群结构及其多样性发生了变化,且最终趋于稳定。1999和1979年围封与2004年围封相比,多年生禾草和灌木、半灌木累积优势度显著降低(P<0.05),多年生杂类草累积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升高;1999年和1979年围封条件下香农-韦弗指数显著高于2004年,1999年和1979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2004年围封条件下显著高于1999年和1979年围封条件,1999年和1979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1999年和1979年围封条件下总生物量、多年生杂类草生物量、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及灌木和半灌木生物量均比2004年增加,其中总生物量及灌木和半灌木生物量显著高于2004年围封,1979年围封条件下灌木和半灌木生物量显著高于1999年围封,1999年和1979年围封条件下总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杂类草生物量1999年,1979年和2004年围封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顺序为1979年>1999年>2004年。综上所述,长期围封促使草场灌丛化,降低草地利用价值,导致草地出现退化。 相似文献
3.
4.
5.
不同草种单播草坪蒸散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对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狗牙根、结缕草和野牛草6种常见草坪草草坪的蒸散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充分灌水的条件下,冷地型草坪的蒸散量显著大于暖地型草坪(P<0.01);3种冷地型草坪间差异较小;暖地型草坪中狗牙根和结缕草的蒸散量显著高于野牛草(P<0.01)。限制灌水条件下,6种草坪的蒸散量差异均显著(P<0.05或0.01),其顺序为: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狗牙根>结缕草>野牛草。通过充分灌水和限制灌水2个处理确定了6种草坪的年需水量范围。在不同水分梯度下,高羊茅的蒸散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少;狗牙根的蒸散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呈现降低的趋势。高羊茅和狗牙根蒸散量在一天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维持在较高时由于气孔关闭导致蒸腾降低从而蒸散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尺度条件探讨若干因素对植物热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值作为植物的重要属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衡量植物第一性生产力、植物营养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研究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在热值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针对某种植物,或者某地区的某些植物来展开研究,很少在大尺度上对植物热值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搜集1989―2010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http://www.cqvip.com)中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对39个样地的547种植物的热值进行归类总结,在大尺度上探讨植物器官、科、生活型及经纬度对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热值的顺序为乔木>灌木>草本,并且这种变化趋势不因植物种类和植物分布地区的变化而变化;草本与灌木植物叶片的热值最高、根系最低,而乔木则以枝条最高、根系最低;以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的科,其热值要低于以乔木为主要组成的科,本研究所涉及的各科植物以藜科植物热值最低,杜鹃花科最高;植物的热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燕麦株高、根、茎、叶、穗生物量测定,计算根冠比、茎叶比、根系贡献率、茎秆贡献率、叶片贡献率、穗贡献率等相关指标,探讨种植密度对沙地燕麦株高、生物量和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为科尔沁沙地燕麦合理种植密度的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燕麦株高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450万株·hm-2条件下株高最高,其值为92.06 cm;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350万株·hm-2条件下,分别为2 277.32 g·m-2,578.47 g·m-2,3 022.46 g·m-2;300万株·hm-2条件下根冠比和茎叶比均高于其他密度条件下,其中密度处理之间茎叶比差异不显著,300万株·hm-2条件下根冠比显著高于其它密度处理;叶片贡献率和茎秆贡献率各密度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00万株·hm-2条件下根系贡献率显著高于400万株·hm-2,根茎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在350万株·hm-2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叶片中粗脂肪、粗蛋白含量随密度增加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分别为16.02%,5.66%。因此,综合考虑,以饲用为主要目的建议科尔沁沙地燕麦种植密度3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复水对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苗期根、茎、叶、茎叶比、根冠比和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探讨菊芋苗期干旱适应机制,干旱半干旱地区菊芋栽培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干旱-复水处理菊芋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低于正常水分管理;干旱-复水增加了主根和须根的直径;干旱-复水过程中除复水第16天外,处理须根长度均高于对照;处理前期主根长度高于对照,后期主根长度低于对照;干旱-复水处理提高了菊芋平均叶面积,降低了叶片数量,抑制新叶片的形成;干旱胁迫第2天测定的茎叶比对照高于处理,而其他取样时间处理均高于对照;干旱-复水过程中菊芋根冠比胁迫第2天高于对照,胁迫第4天、第8天和复水第8天处理根冠比低于对照,复水第16天处理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断根对菊芋热值和灰分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断根后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各器官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热值和灰分含量对断根的响应情况和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断根对根系、茎秆、叶片和侧枝热值的影响规律相似,均在40 cm断根条件下达到最大值,且均显著高于对照(P < 0.05),而40 cm断根条件下块茎热值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 < 0.05),灰分含量变化情况与热值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菊芋茎秆热值最高,叶片最低,叶片灰分含量最高,茎秆最低;叶片热值随时间推迟逐渐降低,而根系和侧枝热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叶片、根系和侧枝灰分含量变化趋势与热值相反;茎秆热值和灰分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比较平缓,热值和灰分含量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三种冷季型草坪草蒸散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模拟大田试验方法,对北京地区三种冷季型单播草坪草进行蒸散量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草坪草充分灌水条件下蒸散量高于限制灌水条件,其中高羊茅的蒸散量大于草地早熟禾和多年生黑麦草的蒸散量;三种冷季型草坪蒸散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高羊茅y=1.2769x 3.1113(R2=0.9108);多年生黑麦草y=1.177x 2.893(R2=0.9572);草地早熟禾y=1.0144x 2.3908(R2=0.8168).一天内蒸散量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并且60%的蒸散量集中在10∶00~16∶00之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