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探究不同饲养方式(谷饲和草饲)对牦牛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采集草饲和谷饲牦牛的背阔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臀股二头肌、半腱肌,比较分析6个部位的锌(Zn)、铁(Fe)、铜(Cu)、锰(Mn)、钙(Ca)、钾(K)、镁(Mg)、钠(Na)8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结果 显示,同一饲养方...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高原地区人工牧草营养价值.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测定青海省农牧交错区种植的黑麦草、披碱草、冰草、大麦、全株玉米以及黑燕麦6种人工牧草的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体外发酵参数.结果 显示,黑麦草、冰草钙(Ca)含量显著高于黑燕麦、全株玉米和大麦(P<0.05).大麦的粗脂肪(EE)含量最高,全株玉米次之,两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于牦牛乳营养成分的研究显著增多,牦牛乳作为一种浓缩乳,是营养价值很高且珍稀的乳制品,高原地区牧民经常把它当作食物,相比普通牛乳,牦牛乳蛋白含量更高.牦牛乳蛋白构成成分和其他哺乳动物乳相差不多,除了常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酪蛋白、乳清蛋白及一些生物活性因子.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牦牛乳的营养成分和功能,为牦牛乳及其乳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将全年四期(枯草期、返青期、青草期和枯黄期)天然混合牧草与油菜籽分别以100∶0、95∶5、90∶10、85∶15、80∶20的比例进行组合,采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研究其发酵产气特性及甲烷含量。结果表明:除枯草期20%油菜籽水平组的理论最大产气量极显著低于5%水平组及对照组外(P0.01),其他各组理论最大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产气速率常数随油菜籽比例的上升而增大,且20%水平组最大,除青草期外,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20%水平组的pH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返青期外,其他三期20%水平组的NH3-N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烷产量随油菜籽比例上升而降低,15%水平组的最低,特别是返青期,15%和20%水平组的甲烷产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枯黄期外,15%水平组的产气组合效应均最佳。结论认为,油菜籽可在不影响瘤胃正常发酵的情况下,抑制甲烷产量,且最佳组合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5.
宰前短期补饲维生素D3是一种潜在的调控牛肉嫩度的方法,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实际生产,本文从牛肉嫩度的影响因素、维生素D3的代谢及功能等方面着手,系统地综述维生素D3调控牛肉嫩度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通过营养方式调控牦牛生长速度,充分发挥其质量增加潜力,2014年6月8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对生长期高原放牧牦牛进行了体质量测定,选取其中部分牦牛进行了初步的夏初精料补饲试验。测定结果显示:(1)在现有放牧管理方式下,高原型放牧牦牛当年犊牛、1周岁、2周岁、3周岁牦牛体质量分别为:(21.44±8.43)、(60.60±9.54)、(86.7±12.23)、(129.17±24.14) kg;(2)夏初当地雨雪天气较多,归牧后圈舍泥巴较多,这不仅增加了放牧牦牛诱食难度,延长了预饲时间,增加了不必要的浪费,也导致正试期开始后精料的采食量较低,达不到试验要求;(3)通过夏初短时间的精料补饲,生长期各年龄段牦牛的平均日增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1周岁牦牛日增质量达(496.53±116.62) g,每日比对照多增质量206.25 g,2周岁牦牛日增质量达(851.39±107.40) g,每日比对照多增质量543.06 g,3周岁牦牛日增质量达(804.17±113.11) g,每日比对照多增质量177.19 g。结果表明:玉树州生长期高原放牧牦牛的体质量较其他地区同等年龄的牦牛偏低,自然放牧状态下平均日增质量偏低,在夏初对其进行精料补饲能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同时当地牦牛饲养条件较差,科学管理也是提高牦牛生长速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系统评价高寒地区禾本科一年生牧草不同时期的营养价值.以高原地区常见的4种燕麦草(白燕麦、青燕麦、科纳燕麦和林纳燕麦)为研究对象,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体外产气法并结合不同时期单位面积产量综合评定.结果表明,4种燕麦草的鲜草产量均在乳熟期达到峰值,干草产量在成熟期最盛.随着刈割时间的推移,4种燕麦草的鲜干比、粗蛋白(CP)含量和粗脂肪(EE)含量降低;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增加,能量变化不大.4种燕麦草72 h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随刈割期的推移而下降,乙酸、丙酸、异丁酸和丁酸含量均在抽穗期最高.研究表明,燕麦草在成熟期刈割干草产量最高,在抽穗期刈割品质最好,在乳熟期刈割单位面积营养物质输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有机物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高精料舍饲下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生长期牦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生长期健康阉牦牛18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进行全舍饲试验,预试期40d,正式试验期210 d.结果表明:中能量组和高能量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高能量组牦牛平均日增重与饲喂时间呈显著的线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采精期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牦牛种公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5头体况良好、遗传背景一致、平均体重为(584.48±55.71)kg的牦牛种公牛,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每组5头,单栏单饲.5组牦牛每天分别补饲1.00、1.75、2.50、3.25和4.00 kg精料.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牦牛种公牛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5).2)牦牛种公牛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含量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和Ⅴ组血清总蛋白和尿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Ⅲ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牦牛种公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牦牛种公牛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提高(P<0.05).5)牦牛种公牛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随精料补饲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升高(P<0.01),其中Ⅲ组、Ⅳ组和Ⅴ组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精子密度和精子前向运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补饲精料会显著改善牦牛种公牛精液品质,但补饲过量会对机体脂肪代谢、肝脏功能、肾脏功能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议采精期牦牛种公牛适宜精料补饲水平为每天2.50 kg.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人民生活及畜牧业发展的研究能验证近些年国家政策在牧区的实施效果,也能为牧区以后的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在第二次青藏科考的资助下,通过调研的方式研究了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及杂多县牧民的生活、生产状况.结果表明,囊谦县、杂多县牧民家庭劳动力少,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为虫草采卖、国家藏区政策补贴和畜牧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