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Swingle)花芽形态,发现佛手指状部分并非发育自柱头,而是来自雌蕊子房。同时,在佛手中分离了CmsSUN20、CmsOFP7、CmsOFP12 和CmsYABBY5 等4 个果形相关基因的全长,与甜橙序列比对的相似性大于95%,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与甜橙聚在一个分支。收集佛手和香橼(C. medica L.)果实发育相同阶段不同组织(叶片,花瓣,雌蕊,雄蕊)材料,以qRT-PCR 法分析了上述4 个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CmsSUN20 在佛手雌蕊的表达显著高于香橼,在其他组织中差异不显著或相反,表明该基因可能与佛手雌蕊发育有关。CmsYABBY5 在佛手雌蕊和雄蕊中都显著高表达,而在叶片中却显著低表达,表明CmsYABBY5 有可能对佛手雌蕊和雄蕊发育有重要作用。而CmsOFP7 和CmsOFP12 在佛手叶片、雌蕊和雄蕊中均高表达,由于并非特异在雌蕊中高表达,所以可能并不对佛手果形建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为不同海域牡蛎多糖含量对比及其结构分析打下基础。【方法】以近江牡蛎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3个因素为变量,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Y)与液料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为:Y=9.65-0.18A-0.071B+0.080C-0.27AB-0.24AC-0.52BC-2.6A2-1.34B2-1.35C2,该模型拟合度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的近江牡蛎多糖提取率为9.72%,与预测值(9.66%)相对偏差为0.62%。【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近江牡蛎多糖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生产,以提高多糖提取率。 相似文献
3.
分别于2017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8年1月(冬季)采集广西北部湾养殖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脂溶性藻毒素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牡蛎样品普遍沾染脂溶性藻毒素,包括虾夷扇贝毒素(homo-Yessotoxin, homo-YTX)、环亚胺毒素(Gymnodimines, GYM; Spirolide1, SPX1)、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2, AZA2)和蛤毒素(Pectenotoxin2, PTX2),不同季节种类和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GYM含量最高且最高值(13.15μg·kg~(-1))出现在冬季,其他类型毒素介于0.03~1.40μg·kg~(-1)。应用风险熵值法和点评估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显示风险熵值和暴露风险指数均低于限定标准,不存在食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
脂溶性贝类毒素分布广泛,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广西北部湾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其贝类产量占比超过一半。为评估广西北部湾沿海居民因摄食贝类而引起的脂溶性贝类毒素摄入风险,并为建立毒素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脂溶性贝类毒素含量,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居民连续7 d的海产品进食情况,应用海洋生物毒素点评估方法,计算膳食中每日毒素摄入量(Estimated daily intake,ESI),对照欧洲食品安全局推荐的急性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 ARfD)值,评价其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检出的4种毒素含量均低于欧盟规定的安全限量值。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环亚胺类毒素(Gymnodimine, GYM)(83.02%)、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51.16%)、鳍藻毒素(Dinophysis toxin, DTX-2)(40.91%)和虾夷扇贝毒素(Homoyessotoxin, Homo-YTX)(8.6%),检出的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105.4、31.39、38.19和15... 相似文献
5.
分别于2017年4月 (春季)、7月 (夏季)、10月 (秋季) 和2018年1月 (冬季) 采集广西北部湾养殖场近江牡蛎 (Crassostrea rivularis) 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脂溶性藻毒素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牡蛎样品普遍沾染脂溶性藻毒素,包括虾夷扇贝毒素 (homo-Yessotoxin, homo-YTX)、环亚胺毒素 (Gymnodimines, GYM; Spirolide1, SPX1)、氮杂螺环酸毒素 (Azaspiracid2, AZA2) 和蛤毒素 (Pectenotoxin2, PTX2),不同季节种类和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GYM含量最高且最高值(13.15 μg·kg−1)出现在冬季,其他类型毒素介于0.03~1.40 μg·kg−1。应用风险熵值法和点评估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显示风险熵值和暴露风险指数均低于限定标准,不存在食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