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板栗铁型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mFeSOD)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逆境条件下清除细胞内活性氧的关键酶,而铁型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作为该酶系中的关键酶之一,与植物的抗病性关系密切。根据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转录组数据中分析得到FeSOD基因EST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以板栗幼叶的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CmFeSOD基因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的cDNA序列,并推定其氨基酸序列,同时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进行不同条件的诱导表达。结果表明,板栗CmFeSOD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大小为705 bp,共编码234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分子质量为26.016 5 ku,理论等电点(pI)为6.86,具有FeSOD家族的特征基序和保守结构域,GenBank登录号为KY312852。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板栗CmFeSOD与核桃的亲缘关系最近。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通过原核表达获得CmFeSOD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29 ku,CmFeSOD蛋白在30℃,添加0.4 mmol/L IPTG,诱导6 h表达量最高,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根据氨基酸的序列特征,可将植物几丁质酶划分为Ⅰ~Ⅶ七类。由NCBI数据库可知,对于云杉不同类型几丁质酶研究甚少,其中以杂交云杉(Picea engelmannii-glauca)上传的氨基酸序列最为完善,包括Ⅰ、Ⅱ、Ⅳ、Ⅶ四类,但均未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本研究以杂交云杉的四类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四类几丁质酶蛋白分子量大小为24~36 kD,均为亲水性蛋白;具潜在磷酸化位点,且位于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上,但不含糖基化位点;除Ⅱ类几丁质酶外,其余均具信号肽位点;亚细胞定位发现,四类几丁质酶蛋白都属分泌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可知,四类几丁质酶蛋白全为蛋白19家族,且兼具溶菌酶活性;二级结构主要由4部分组成,包括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除Ⅰ和Ⅳ类外,其余两类均具1个跨膜结构域;系统发育树分析可知,四类几丁质酶进化过程既有所发展,又相对保守。该研究为深入研究云杉属几丁质酶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云杉的抗病性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克隆板栗CmCAT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析其编码蛋白相关信息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板栗品种"石丰"中克隆获得CmCAT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cDNA序列及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mCAT,经PCR和酶切鉴定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板栗CmCAT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 479 bp,共编码492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质量为56.883 kDa,理论等电点pI为5.83,GenBank登录号为KY312851。其核苷酸序列与核桃(Juglans regia)CAT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为85%。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板栗CmCAT与核桃的亲缘关系最近。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在30℃条件下,0.2 mmol/L IPTG诱导6 h表达量最佳,诱导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60 kDa,其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结论】成功克隆了板栗CmCAT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了预测分析,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大量的表达,为其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板栗WRKY转录因子基因在板栗抗病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根据板栗转录组数据库分析获得EST序列,利用RT-PCR技术,克隆板栗WRKY转录因子cDNA(CmWRKY)序列,分析CmWRKY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结果表明,CmWRKY基因为1 437 bp,编码479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质量为52. 128 96 ku,理论等电点为9. 15,具有2个WRKY保守结构域和2个C2H_2锌指结构域,属于WRKY家族的第Ⅰ组,基因登录号为KY312850. 1。CmWRKY核苷酸序列与巴旦木等植物的WRKY基因一致性均在80%以上,与西班牙栓皮栎WRKY基因一致性最高,达到97%。同源建模表明,CmWRKY蛋白三级结构与拟南芥At WRKY1蛋白结构相似,推测其可能与At WRKY1具有相似的调控功能。分子进化分析显示,板栗CmWRKY与西班牙栓皮栎及核桃WRKY蛋白亲缘关系最近。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表明,CmWRKY蛋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0. 2 mmol/L IPTG在30℃下诱导10 h,蛋白分子质量为56 ku,其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为板栗CmWRKY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由四川新小滴孢腔菌(Ⅳeostagonosporella sichuanensis)引起的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菱斑病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基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天全县和芦山县32个样地的野外调查结果,选取3个典型的发病林区,统计病害的病情指数变化,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 表明:2016-2017年定点样地的水竹菱斑病病情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室内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胡萝卜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6.0,最适光照条件为交替光,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平板药剂防效显示,烯肟·戊唑醇的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5.64 mg·L-1.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连云港市果树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赣榆县园艺所于1988年春从山东泰安引进猕猴桃11个品种计7000株,在历庄乡东斗岭村定植1.331hm~2,其中示范园0.3663hm~2。经过3年抚育管理,目前生长良好,定植第2年就有90%的植株见花果,示范园中单株结果最多256个,重4.5kg。1990年又拓植1.998hm~2,育苗0.3996hm~2,可出圃6万株苗木。1991年发展到13.32hm~2。现将引试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