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出口型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并对蔬菜无公害生产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云杉是甘肃省夏河县的主要树种,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北部,因大夏河水而得名。境内多高山峡谷,独特的藏族风情与迷人的草原风光,是其独具的魅力所在,自古以来就有“将兵略地”之称,是甘肃省南部旅游线路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第一站,自古就有“中国小西藏”和“东方梵蒂冈”的美誉。夏河县地域辽阔、山水秀美、资源丰富、有着广袤迷人的草原风光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我县丰富的森林植被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云杉便是其种之一。因此本文对云杉叶锈病的病原、症状、危害、发病规律加以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云杉叶锈病提供了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立足万州山地高密城市特点及其转型发展需求,提出了“大社区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建设理念;并借鉴当今国内外社区建设的案例实践,针对万州旧城更新与社区建设面临的“邻里关系隔离、土地利用低效、景观风貌特色不足”等突出问题,最终提出了营建“新形态、新邻里、新服务、新治理”四大场景为核心打造万州大社区新生活愿景的目标驱动下引导社区服务综合体的建设标准,并结合万州空间规划给出了大社区建设行动计划,以满足新形势下万州城市新的空间、产业、景观、治理为一体的社区建设愿景。  相似文献   
5.
<正>吉塞拉系列樱桃矮化砧木是德国学者以欧洲酸樱桃与灰毛叶樱桃进行种间杂交培育的三倍体杂种砧,土壤适应范围广,树体矮化,嫁接后具有早实丰产的结果特性,且对根癌病等根系病害具有较强抗性,耐寒、耐涝性较强,设施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表现良好,更有利于实现樱桃省力高效化栽培模式的实施[1]。  相似文献   
6.
玉溪市1992年开展水库网箱养鱼试验,1998年网箱面积1.1万m2,产量58.6万kg,占当年水库渔业总产量136.1万kg的43.1%,渔业总产比1991年的49.1万kg增加87.0万kg,增长177%.水库平均单产在云南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交换生项目常态化。以面向中波“双学位”园艺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全英文课程为例,结合学校相关的人才政策和自己的经验,对师资队伍的配备、全英文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全英文课程案例库建设进行了分析探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全英文课程模式的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树木的杂种优势是林木育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白蜡属(Fraxinus)植物为雌雄异株,通过风媒传粉,极易天然授粉杂交,后代表现较差,需要进行人工杂交育种.花作为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有繁衍后代的作用,了解亲本花的生长发育生物学特性是进行杂交育种的基础.该文对白蜡属植物的花器官形态结构、花粉生活力及贮藏条件以及花的受精过程等...  相似文献   
9.
以带1 mm叶柄的月季叶片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和体细胞胚胎,对月季体细胞胚胎植株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月季体细胞胚胎再生与培养基种类、培养基坡度和体细胞胚胎自身类型等密切相关。月季体细胞胚胎在SP/R培养基(含1.0 mg/L 6-BA+0.05 mg/L NAA+3.0mg/L GA3)上比在EM培养基(含1.0 mg/L 2,4–D+0.1 mg/L TDZ)上能再生出更多小植株,在EP培养基(含3.0 mg/L 2,4–D+0.5 mg/L TDZ)上则逐步褐化死亡;将培养基放置成坡面,有利于体细胞胚胎分化出芽和根,提高植株再生率;在体细胞胚胎的子叶尚未完全开张(呈90°~150°角)前转入倾斜的SP/R培养基可以再生出正常植株,体细胞胚胎子叶充分伸展甚至向外翻转时(大于150°角)再转入倾斜的SP/R培养基,体细胞胚胎则会回到愈伤组织形态,丧失植株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究无髯鸢尾种间杂交障碍原因及子房败育时间,以西伯利亚鸢尾5个品种为亲本,与黄菖蒲、喜盐鸢尾分别进行常规杂交。方法授粉后观测种间杂交后子房发育动态,并绘制发育动态折线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不同授粉时间后的花粉管原位萌发动态,并统计每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结果无髯鸢尾种间杂交子房在授粉后9~16 d发生败育;授粉后杂交障碍原因主要是花粉附着困难、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伸长障碍和胚囊败育的受精后障碍;黄菖蒲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后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并存,喜盐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主要存在受精后障碍;喜盐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的亲和性高于其与黄菖蒲杂交的亲和性。结论花粉原位萌发可作为远缘杂交前障碍检测指标,观测花粉原位萌发可及时采用相应措施,增大杂种获得率;不同品种种间亲和性不同,二倍体和四倍体在染色体条数不同的种间远缘杂交中亲和性无显著区别;不同种间杂交,正反交杂交障碍类型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种系品种间正反交,增加无髯鸢尾种间杂交亲和性,获得变异丰富的种间杂交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