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科尔沁地区粮饲兼用玉米高产栽培中氮肥用量偏多的问题,研究氮肥施用对科尔沁地区粮饲兼用玉米氮素积累及氮效率的影响。2012~2013年两个玉米生长季,以"金山10"为试验材料,设5个施肥处理:不施氮肥(CK);低氮180 kg/hm2(L);推荐施氮量260 kg/hm2(R);氮肥配施有机肥,总施氮量260 kg/hm2(C);农民传统施氮270 kg/hm2(F)。结果表明:在5个施肥处理中,以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玉米产量最高,该处理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比其它施肥处理增加了3.52%~62.77%和6.29%~56.02%。氮肥利用效率表现为CK处理最高,氮肥施用量高时氮肥利用效率低。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氮肥回收效率、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该处理这3项指标和其它施肥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该处理氮肥回收效率、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比低氮处理高10.70%~16.22%、2.81%~6.21%和5.16%~6.90%,比推荐施氮处理高3.44%~7.36%、1.62%~4.49%和3.42%~3.50%,比农民传统施氮处理高4.89%~8.60%、1.11%~5.70%和3.79%~4.49%。增施氮肥和氮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粮饲兼用玉米氮素积累量,后者氮素积累总量比其它施肥处理分别高1.88~11.42g/m2(2012年)和0.86~11.88 g/m2(2013年),比推荐施氮和农民传统施氮处理分别高0.89~1.71 g/m2和0.86~1.93 g/m2。科尔沁地区粮饲兼用玉米高产栽培中,氮肥配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粮饲兼用玉米的产量,增加氮素积累量,是该地区比较合理的施肥方式,上述研究以期为科尔沁地区粮饲兼用玉米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在甘肃发生危害,造成部分品种植株枯死,严重减产。为筛选防治玉米藤仓镰孢茎腐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4种杀菌剂对藤仓镰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12.5%戊唑醇EW、75%肟菌·戊唑醇WG和70%丙森锌WP对藤仓镰孢菌菌丝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该菌毒力最强的杀菌剂是12.5%戊唑醇EW,其EC_(50)值为0.0831μg/mL;较强的是10%苯醚甲环唑WG和75%肟菌·戊唑醇WG,其EC_(50)值分别为0.2927μg/mL和0.3914μg/mL;70%丙森锌WP和75%百菌清WP的毒力相对较强,EC_(50)值分别为0.6404μg/mL和0.7487μg/mL;2%春雷霉素AS毒力最弱,EC_(50 )值为45.6161μg/mL。玉米藤仓镰孢菌菌丝生长对75%肟菌·戊唑醇WG、0.3%四霉素AS、80%代森锰锌WP和2%春雷霉素AS的敏感性相对较强,对75%百菌清WP、77%氢氧化铜WP和50%烯酰吗啉WG的敏感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线虫角质层胶原蛋白基因(Col)与根结线虫病害的关系,利用从线虫基因组中预测的Col设计特异引物,克隆了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col基因MiCol.该基因完整编码区长903bp,编码300个氨基酸.克隆的MiCol与预测的MiCol基因序列一致性高达99.67%,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100%.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将其导入番茄植株并接种南方根结线虫,60 d后,沉默载体pTV-MiColi处理番茄植株的根结数比空载体对照及清水对照分别减少49.4%和49.2%,表明MiCol基因沉默显著降低了南方根结线虫的侵染数量.  相似文献   
4.
以"四季玻璃"生菜为试材,采用管道水培方式,设置120μmol·m-2·s-1和200μmol·m-2·s-1光照强度及4R/B和3R/2B/W光质配比共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光强和光质对生菜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R/B在200μmol·m-2·s-1处理下叶片数、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3R/2B/W在200μmol·m-2·s-1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高,与4R/B在200μmol·m-2·s-1处理下没有显著差异。同一光强下,3R/2B/W地下部分干质量、根长和根冠比高于4R/B;叶片数、叶面积和株高在200μmol·m-2·s-1 3R/2B/W处理与120μmol·m-2·s-14R/B处理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红蓝光间断暗期对甜叶菊扦插苗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陇甜菊1号’、‘谱星6号’和‘甘引35号’为研究对象,动态测定了甜叶菊幼苗扦插到起苗期内红蓝光间断暗期处理与不间断暗期(CK)下甜叶菊扦插苗长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指标,分析了壮苗指数、生长速率、根冠比及各部位分配率等参数。结果表明:(1)间断暗期处理有效抑制了甜叶菊现蕾开花,明显抑制了株高和根系的生长,与对照相比,3个品种株高降低范围为4.44%~30.53%,根系条数减少了3.85%~11.36%,而茎粗和叶片数略高于对照;(2)处理显著增大了各品种幼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增大范围分别为12.21%~20.88%和8.05%~12.82%,减少了地上、地下部物质积累,减缓了生长速率,显著促进了干物质向叶片的分配,‘陇甜菊1号’、‘甘引35号’和‘谱星6号’的叶片分配率分别增加了0.189、0.125和0.241个百分点,减少了向茎和根的运输与分配;(3)处理改变了叶绿素a、b和a+b的变化轨迹,最终减少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增大了叶绿素a/b值,增加了甜叶菊幼苗叶片中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及其进口小麦种子携带真菌的主要类群、致病性、药剂处理效果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对小麦种子发育和储藏过程中真菌菌群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小麦种带病原真菌预防措施和小麦种子安全储藏方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探讨,最后提出了尚未明确和急需研究的问题,以期为生产健康小麦种子,种子安全储藏以及预防真菌性种传病害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土壤水盐阈值的河套灌区玉米灌水制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引黄水量大幅减少且大范围实施节水工程的条件下,为使农田水土环境仍能保持良性健康发展,该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隆胜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引黄灌区玉米生育期适宜灌水决策模拟研究。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盐量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土壤含水率与含盐量观测值均呈中度变异性。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按土壤表层盐分空间变异将研究区分为南北2个区,分别在2个区域内建立了土壤水盐数值模型SWAP,分别对2个区域的土壤水盐模型进行了率定与检验。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和研究区多年实测值综合得到不同生育期的农田生态安全阈值,即土壤含水率的适宜值与作物耐盐阈值(以土壤含盐量阈值表示)。以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含盐量阈值为限制因子,以节水控盐为目的,利用率定与检验后的SWAP模型模拟了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含水率、含盐量变化,预测了不同水文年满足玉米生长的土壤水盐安全阈值的用水方案,从精细微观的角度提出相应水文年农田水土环境安全用水范围值。基于SWAP模型的决策结果:枯水年(降雨量90 mm)安全用水量为263~311 mm;平水年(降雨量140 mm)198~227 mm;丰水年(降雨量200 mm)106~138 mm;各水文年的用水量较基准年(枯水年)的节水指数分别为:0.01~0.17、0.04~0.16和0.06~0.27。成果可为当地及相近地区农田水土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河套灌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春玉米区,玉米长期连作导致了耕层变薄、土壤次生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题。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连续多年(8、5、2年)秸秆旋耕还田条件下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土壤中最丰富的细菌类型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真菌类型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下降,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稳定;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Zygomycota)相对丰度先下降后上升,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相对丰度变化规律相反;属水平上Sphingomonas、Lysobacter、Hannaella相对丰度先上升后下降,而Leptosphaeria和Mono-dictys相对丰度变化规律相反;Pseudarthrobacter、Fusarium相对丰度下降,Gaiella相对丰度较稳定;Guehomyces相对丰度增加;并且细菌和真菌相对丰度拐点均出现在秸秆还田5年后。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均有所降低;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土壤的差异物种有Aquicella、Fusicolla和Spizellomyces;由此可推测,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氮和钾含量,减少病害;试验区连续多年的玉米秸秆还田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玉米秸秆连续还田5年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一种玉米种子细菌性病原菌,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对玉米种子胚芽组织和玉米幼苗心叶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抑菌圈法测定其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种子胚芽组织和幼苗心叶生长点组织中分离纯化获得2株培养性状一致的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2株菌株是引起玉米矮化皱缩、生长点组织坏死、心叶缺失等症状的病原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2株菌株与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的同源性达到100%,结合菌落形态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鉴定为Pantoea dispersa。皿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对菌株YM-001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670.84 μg/mL和920.99 μg/mL。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子携带病原菌是玉米发病的重要初侵染源,直接影响玉米的生产。对玉米种子携带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的检测方法以及引起的主要病害方面的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对玉米种传病害提出防治对策,提出尚未明确和亟需研究的问题,为玉米种传病害的预防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