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5篇
  4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忙碌的壮年汉子,几台收割机,11年的农机情缘,吴红卫在陕西省渭南市官底乡官底村演绎着他的致富故事。谈起机收,老吴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告诉笔者说,自从成为致富典型后,许多人前来跟他讨经验,他就一句话:勤快点、多吃苦、机械化!  相似文献   
2.
以紫丁香,皂角为材料研究亚硫酸为对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HSO3使叶片的SOD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高于5mmol/L的NaHSO3使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且NaHSO3浓度越大,SOD、MDA变化幅度越大,NaHSO3处理也使得叶绿素-蛋白质结合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温饱问题解决以后,群众的要求不但是吃饱,而且要吃好,也就是说人们对动物蛋白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给我们的养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养殖业如何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以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犬干扰素-γ(CaⅢN-γ)的可溶表达,本研究应用SUMO表达系统高效稳定、可溶地表达了SUMO-CaIFN-γ蛋白.以MDCK细胞为靶细胞,MTT法检测CaIFN-γ对该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aIFN-γ对MDCK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eal time法检测CaIFN-γ刺激MDCK细胞后,细胞内源p53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53的表达量与CaIFN-γ的剂量和时间呈依赖性关系.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CaIFN-γ的生物学特性、研制新型CaIFN-γ用于我国犬类疾病的治疗及CaIFN-γ生物制剂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近年来,因其具有无需标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实时和快速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临床诊断、转基因成分定性及定量检测、病毒鉴定、环境微生物检测、药物筛选及遗传分析等。它在不需要标记甚至无需纯化生物组分的天然条件下,将核酸探针作为识别因子修饰到传感器芯片表面上,并可实时监测一些特殊的分子互作信息。然而,基于SPR技术的核酸传感器鲜有系统性的报道,因此对有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的形成及其作为核酸敏感检测手段的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旨在为生物传感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车轮虫病是鱼类重要的常见纤毛虫病。近年来,对传统化学药物耐药的车轮虫和小车轮虫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复方中草药联合苯扎溴铵治疗河鲀、黄颡鱼和草鱼车轮虫病的典型案例,以期为类似病例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岩石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破裂损伤,力学特性发生退化。为研究北山花岗岩在三轴压缩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和破裂演化机制,采用MTS815 Flex Test GT和PCI-2声发射(AE)系统对北山花岗岩试样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利用采集的声发射信号分析了试样的破裂演化机制,获得了北山花岗岩变形参数,并拟合得到了MohrCoulomb强度准则参数φ=53.25°,c=32.37 MPa,Hoek-Brown强度准则参数σc=173.23 MPa,mi=32.78,s=1,其中参数mi在低围压区间敏感性较强,在高围压区间拟合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北山花岗岩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均随围压的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当围压超过20 MPa时,泊松比趋于稳定;北山花岗岩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峰前段主要分为初始压密、弹性变形、裂纹稳定扩展和裂纹非稳定扩展4个阶段;基于体积应变模型和体积应变法求得了各阶段分界点的特征应力,即裂隙闭合应力、起裂应力和裂纹损伤应力,特征应力均随围压增加而增大,起裂应力比为0.56~0.58,闭合应力比为0.32~0.44,损伤应力比0.73~0.87;试样的破坏形态主要为单面剪切破坏,且破裂角随围压增加而逐渐减小,低围压下张性劈裂对岩石破坏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围压升高,劈裂成分逐渐减小破裂面趋于平整。  相似文献   
8.
<正>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荐的世界性养殖品种。2017年,我国罗非鱼淡水养殖产量为15.8万吨,产量仅次于四大家鱼,主产区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罗非鱼抗逆性强,但在高密度、水环境恶化条件下,容易生病。笔者在2019年1-2月,诊治了一起安徽定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矮壮素对满天星试管苗矮化作用的影响.用0.5、1.0、1.5、2.0 mg/L的矮壮素处理满天星试管苗,培养10、20、30 d,研究矮壮素对试管苗生长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 d矮化培养,不同浓度的矮壮素显著减少了丛芽的数量及单株幼苗的重量,1.5、2.0 mg/L处理组减少了不定芽高度,但是各浓度处理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经20 d或30 d矮化培养,矮壮素使试管苗丛芽分化数量减少、高度降低、单株重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加;经过相同浓度处理的满天星试管苗的株重和丛芽个数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丛芽高度以培养10 d的最高,培养30 d的和培养20 d的次之;叶绿素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从观赏价值及快速繁殖的角度讲,20 d是适宜的培养时间,1.0、1.5 mg/L是适宜的矮壮素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磷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因其在土壤中的难移动性使得根系对磷的获取有限。植物为满足其生长对磷素的需求,已经进化出一系列相应的机制提高对内部磷的再利用,以减少磷肥投入,保证产量的同时实现环境友好。本文以植物内部磷的高效利用为核心,重点剖析植物有机磷库与无机磷库中磷素的活化再利用的途径,综述释放出的无机磷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转运过程,并对今后深入研究磷再利用的有关方向作出展望。  主要进展  植物体内磷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种。植物吸收的多余无机磷会被暂时储存在液泡中,并在植物缺磷时外流到胞质以满足植物对磷的需求,位于液泡膜的磷酸盐转运蛋白负责无机磷在液泡和胞质之间的分配。存在于核酸和磷脂中的有机磷在磷缺乏时由酶类(核酸酶、磷脂酶和紫色酸性磷酸酶等)水解并释放无机磷以供植物生长需要。植物遭受低磷胁迫,营养器官(老叶等)中活化的无机磷由多种磷酸盐转运蛋白转运到幼叶等新的生长中心被利用,从而显著提高磷的再利用效率。磷转运蛋白(PHTs)通过调控磷向籽粒的运输降低了磷在禾谷类作物籽粒中的积累,提高了磷利用效率,同时降低环境风险。  展望  现阶段的研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植物体内磷素再活化的生理分子机制,但对磷转运功能蛋白参与特定磷转运过程的相关研究仍不够全面,比如液泡磷能调控细胞磷稳态,目前已鉴定得到的与其外排有关的转运蛋白极少,其调控机制也有待深入探索。国内外关于PHT1、PHT2、PHT3和PHT4蛋白如何将磷素从源器官转运到库器官缺乏系统的研究。无机磷库和有机磷库中磷的利用对植物应对缺磷的贡献也鲜有报道。因此,植物体内与磷再活化后转运利用相关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