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籼籽粒形成期间气温与稻米垩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除用相关系数外,初次试用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统计分析了12个南方稻区代表性的中籼品种在不同播期下,气温与垩白率的关系,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正> 在水稻主要性状遗传力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曾有过不少报道.但是,对于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相关、选择强度、高产结构以及系统地分析,在不同的产量水平和生态环境中影响各产量因子的报道,还不多见.本文就对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遗传与相关,从而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安徽省双季稻栽培面积常年达850万亩左右,在水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双季晚稻的单产不高,1978年以来平均亩产仅210公斤,且年度间的亩产差异很大,产量很不稳定。由此可见,双季晚稻生产左右着全省的粮食产量。因此,大家对双季晚稻的高产稳产问题极为关注。影响双季晚稻产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品种角度看,由于双季晚稻栽培沿用了单季稻品种,这些品种对短光照反应敏感,全生育期长,后期耐寒性弱,遇到不良气候或栽培失时,易造成翘穗头,产量不高不稳。因此,选育株型好、矮秆、耐肥抗倒,秧龄弹性大,耐寒、抗稻瘟病的品种是双季晚稻育种的重要课题。近数年来,我们围绕上述目标开展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水稻生产正进入由数量转为质量的新时期。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加强对水稻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是当前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水稻的诸多性状中以籽粒性状最为重要,因为水稻籽粒的大小、粒重是构成水稻产量的三要素之一。1983年国际水稻研究会上把增加每穗粒数和增大谷粒作为水稻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而另一方面,水稻籽粒的垩白、粒形则又是影响品质优劣的重要性状。关于籽粒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文献[1][2][3]中已有报道。但系统地对籽粒性状遗传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5.
离子束注入水稻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近五十年来兴起的物理与化学诱变育种方法,开辟了一条新品种改良途径,并取得了巨大成果。离子注入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材料表面处理的新技术。注入离子有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高线性能量转移值(LET)和尖锐的Bragg峰。将其作为作物诱变育种的新的诱变源以拓宽新品种选育的途径,创造广泛的变异类型。这种新的尝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离子注入水稻诱变育种研究始于1987年5月,首先筛选注入较适宜的能量、剂量,探索荷能离子和物质的作用过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通过对不同品种的 相似文献
6.
王学栋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5):1-3
评价预测泥石流泛滥区域和沟壑坝系等防御泥石流措施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数值模拟。2009年日本学者铃木拓郎等人具体研究了伴随坡度变化、河床束窄区域及坝系工程的泥沙堆积过程。其结论:在侵蚀与堆积初期,在坡度变化点的下游发生侵蚀与堆积。在同等的水与泥沙总供给量、流量、持续时间的条件下,侵蚀与堆积过程在短时间内,由大流量供给,在下游有泥沙侵蚀与堆积现象。在固定坡度的条件下,河道宽度变化时,首先在狭窄部位上游发生堆积后,下游发生侵蚀,并慢慢上朔,最终出现全部发生侵蚀的结果。泥石流在冲击坝体的瞬间,泥沙急剧的堆积。流量变大,堆积坡度变小,坝下游的泥沙流出相应提前,更多的泥沙向下游流出。模拟结果符合现实发展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7.
8.
PE编织布膜下移栽对烤烟生长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烟稻轮作烟区烤烟膜下移栽技术,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比较了一种可透光、透气、透水的聚乙烯透明编织布与普通农膜进行膜下移栽对烟株生长和理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编织布下移栽烟株伸根期的根系和茎围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普通农膜膜上及膜下移栽烟株;现蕾和打顶后的株高、茎围和节距也大于普通农膜膜上及膜下移栽烟株;中部烟叶单叶重及单位叶面积质量大于普通农膜膜上及膜下移栽的烟株,但叶片厚度减小;烟叶总氮和钾含量增加,氮碱比降低。编织布下移栽可有效促进湖南烟稻轮作烟区膜下移栽烟苗早生快发,增加叶片单叶重和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9.
<正> 稻米的商品品质性状,亦即稻米的外观性状,主要是由谷粒的长、宽、厚、形(长宽比)、胚乳的垩白大小和透明度等决定的。这些外观品质通常与碾米品质及蒸煮食用品质又是有联系的。因此它们不仅在贸易市场上是很重要的商品品质,而且在品质育种中具有便于直观评选和遗传力较高、易于稳定等极其重要的特点。对稻米品质的研究,以往IRRI等已广泛开展,近年来国内也迅速开展了一些研究与综述。但是,对稻米外观品质性状则以直观或遗传分析较多,而对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研究尚少,至于它们与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