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6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7篇
  46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及多糖提取方法对党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党参多糖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低温冷冻干燥粉碎,与烘干粉碎提取法相比,多糖含量和产率分别提高了14.00%、49.58%。党参多糖提取最佳组合方式为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与碱提取相结合,与常规热水提取相比,党参粗产量、多糖含量、多糖产率分别提高44.74%、61.32%、133.4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后得到的党参多糖属性,发现处理方法对党参多糖的性质影响不大,但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2.
分析比较了CTAB-trion法、磁珠法、裂解法、浸提法等4种制样方法对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柑桔黄龙病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trion法和磁珠法提取的核酸质量最好,其OD_(260)/OD_(280)值在1.8~2.0之间,满足LAMP扩增要求,但操作步骤繁琐、成本较高,且CTAB-trion法需使用苯酚和氯仿等有害试剂;裂解法提取的核酸质量虽不高,但可满足LAMP扩增,同时其操作简便,成本低、耗时少,相对环保;浸提法提取的核酸无法满足LAMP扩增要求。裂解法是柑桔黄龙病LAMP检测的最佳制样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毁灭性病害,也是国内重要的检疫对象。柑橘发病后,轻者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重者则造成柑橘树的枯死。平阳县自1981年冬发现该病以来,从1982年开始,每年秋冬都进行黄龙病普查与病树挖除工作,并开展检疫防治技术研究,历时16载。到1997年底止,共进行了17次普查,查定并挖除病树32510株;传毒昆虫柑橘木虱防治面积6280hm2次;病区范围内的柑橘黄龙病已基本扑灭。现将该病的发生与检疫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动湖北兰花产业化进程,正确引导宣传保护野生兰花资源,展示湖北兰花资源大省的优势,推广交流兰花知识和种养经验,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兰花专业委员会于2004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在“湖北(武汉)第四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举办了兰花精品展,兰花产业研讨会也于同期召开。  相似文献   
6.
两种一步法RNA提取试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NA的提取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检测上应用广泛。本文分别用进口Invitrogen公司生产的以及我们自己研制的一步法RNA提取试剂,提取大肠杆菌RNA、鸡肌肉组织RNA和尿囊液RNA,通过核酸电泳和荧光定量RT-PC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和进口的试剂提取的RNA都不含有DNA;这些RNA都可以作为模板进行RT-PCR检测,并且在数量上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我们自己研制的一步法RNA提取试剂可以取代进口试剂。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此类试剂一些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连彩虹  漆文选 《蔬菜》2019,(5):47-50
为发挥渭源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夏季无高温、十分适宜马铃薯种植这一地缘优势,积极响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针对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相应管理措施严重短缺这一现实,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初步总结出了一套马铃薯综合集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选茬、精细整地、种块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田间管理、及时收获、分级贮藏等措施,每667 m2马铃薯产量可提高15%以上,生产的马铃薯块大质优,外形美观,淀粉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口感好,绿色安全,农民的种植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目前渭源马铃薯已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色氨酸脱羧酶(tryptophan decarboxylase,TDC)是褪黑素生物合成中第一个重要的酶.本研究克隆川桑TDC基因,并将其转入烟草中过表达,探讨MnTDC在盐胁迫下的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成功构建过表达载体pLGNL-MnTDC,并经过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转化获得3个独立转基因系.GUS染色、基因组PCR鉴定证明MnTDC成功转化到烟草株系中.qRT-PCR结果表明MnTDC在3个转基因烟草株系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WT).UPLC-MS/MS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显著提高了褪黑素的生物合成量.盐胁迫下,Mn TDC过表达烟草与野生株系烟草相比,耐盐性显著增强.转基因烟草株系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株系烟草,脯氨酸(Pro)等调节渗透压物质的含量和ERD10C等调节渗透压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株系烟草,转基因株系中丙二醛(MDA)含量比野生株系烟草低.研究结果表明,MnTDC通过调节烟草细胞中褪黑素的含量进而影响了烟草植株整体的耐盐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MnTDC基因的抗逆功能,为桑树耐盐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候选基因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茎基部和根部灰霉病的病原菌,本文于2019—2021年春季对甘肃陇西县采集的黄芩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运用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3PDH)、热激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和RNA聚合酶亚基II(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the nuclear RNA polymerase enzyme II,RPB2)多基因方法鉴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黄芩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春季发病时表现为地上部分枯死不发芽,靠近地表的根表面呈暗绿色水渍状,随后地下根木质部变软呈黄褐色腐烂,病健交界明显;室内毒力测定表明,97%咯菌腈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0.01...  相似文献   
10.
为研发对枸杞炭疽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制剂,利用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对实验室已分离保存的芽胞杆菌菌株进行室内筛选,并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生物学功能测定、稳定性测定、抑菌谱测定以及室内离体防治效果试验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3A对枸杞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枸杞炭疽病菌菌丝的抑制率为62.13%;结合形态学特征、16S rDNA以及gyr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F3A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F3A具有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在含色氨酸和不含色氨酸的金氏培养液中产吲哚乙酸量分别为5.76 mg/L和5.74 mg/L;菌株F3A产蛋白酶和葡聚糖酶的活性较高;菌株F3A连续培养20代后,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61.21%,该菌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e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fulvum、茄子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黄芪根腐病菌F.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40.71%、53.58%、32.00%、53.00%、79.27%、71.13%和66.08%;菌株F3A发酵液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治疗作用,菌株F3A发酵液1倍稀释液室内预防效果为90.32%;喷施菌株F3A发酵液1倍稀释液3 d和7 d后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8.26%和63.19%。表明菌株F3A有作为开发枸杞炭疽病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