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梅河口市和平街全胜养殖场姚景波,2002年9月中旬由福建引进蛋种鸭雏6000套,到2003年2月中旬,经5个月饲养,成活率近98%,现存栏种母鸭6000只,种公鸭400只,到2003年5月份日产蛋率达87.5%,日产蛋量达5250个,效果显著。1饲养温度1~3日龄30~32℃,4日龄后每天降1℃,到28日龄后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近30年来粮食生产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保持粮食总产增加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统计资料为数据源,综合分析了黑龙江省1981-2011年粮食总产、单产、种植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粮食增产主要依靠三方面,即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水平提升,旨在为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依据。主要结论有:(1)黑龙江省1981-2011年播种面积由728.2万hm2增加至1375.9万hm2,尤其是2004年之后的7年间增加64.47%;(2)水稻、玉米这两类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24.73%上升到2011年的67.97%,而大豆、小麦这两类低产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54.79%下降到2011年的28.18%;(3)全省粮食平均单产年均增长2.90%,由1981年的1716.6 kg/hm2增加至2011年的4048.7 kg/hm2,增长了135.86%;(4)整个研究期内,粮食总产增加了345.6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提升对总产的贡献率分别为73.32%、15.98%和10.70%,但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常用的空间插值模型通常仅考虑地理位置坐标而忽略高程值,针对这一不足,本研究以中国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为例,将高程值作为重要的自变量因子用于三维薄板样条(3DTPS)模型的空间插值,旨在减少因高程值变化较大造成的影响,提高空间数据插值精度。基于Visual Basic.Net和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工具,通过提取中国数字高程模型(DEM)图中的高程值以及中国气象站分布图中气象站的地理坐标和年均降水量,再以DEM图中的格网为模板,用3DTPS模型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中国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最后,与其他不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证明3DTPS的插值精度最高,标准误差为113.95,尤其在高程值变化较大的区域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第二土地调查数据和GIS方法对比分析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特征,以富锦市为例反映黑龙江省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特征的异同,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结果显示,①垦区与农区的居民点体系的空间分布模式均属于集聚分布,但垦区居民点在空间上更为密集;②垦区与农区的居民点体系均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但都不完全符合中心地理论提出的中心地分布模式,且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等级秩序;③垦区居民点平均规模小于农区,但大小居民点间的规模差异更为显著;④垦区与农区居民点体系存在微型居民点所占比例偏高、空间网络体系不合理等问题,今后应加快居民点体系重构,优化居民点的网络体系和交通网络布局,加强垦区与农区间居民点体系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岭南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莞香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极高的精神价值。莞香的品质受气候环境、土壤类型、采香时间、采收方法和树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岭南大地的土质和气候季风等自然条件适宜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生长,所产莞香具有含油量高,味道格外清纯、甜蜜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上世纪70年代初,我对家乡叶县农村的回忆就一个字:饿!那时我没有太大梦想,只盼着有一天顿顿白面馒头随意吃该多好呀!听妈妈讲,当时我爸的愿望是从田里干完活回家,杂面馍能吃饱就行。梦想很丰满,现实红薯干。那个年代,我家每天早上喝能照出影子的红薯干稀饭,中午和晚上大都是野菜粥,偶而吃一顿用野菜和泡黄豆做的懒豆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通过实践总结出梅河口地区骡鸭饲养技术要点,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将海拔高程引入到薄板样条函数中,建立三维薄板样条模型(3DTPS),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广东省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以广东省气象站分布图、90m×90m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实验数据,以Visual Basic.Net为平台,ArcGIS Engine为二次开发工具,提取DEM的海拔高程值以及广东省气象站点的经纬度坐标和年均降水量,用3DTPS进行空间插值,最后生成等间距的广东省年均降水量分布图。通过交叉实验,与普通TPS、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插值进行对比分析,用均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得出3DTPS插值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实践教学课程,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技术发展迅速、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变化快的特点。在遵循以技能培养为重点,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尽力反映最新标准,适当讲解基本原理的原则下,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主线,实习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与图件编制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友谊农场为研究区,基于RS与GIS技术开展2009-2011年大豆、玉米的重迎茬监测研究,旨在完善作物重迎茬监测方法,掌握研究区大豆与玉米的重迎茬状况,为黑龙江省垦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客观依据。结果显示:友谊农场近三年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大豆与玉米总种植面积占旱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稳定在88%左右;大豆重茬率由2010年的49.28%攀升至2011年的51.75%,玉米重茬率由2010年的43.29%增长到2011年的46.58%;2011年,大豆迎茬率为41.88%,玉米迎茬率达27.81%;友谊农场大豆、玉米重迎茬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东北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少、重迎茬率低,西南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广、重迎茬率高,中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重迎茬率变化较快;友谊县地貌态势、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及外部农业市场环境是造成大豆与玉米种植重迎茬时空格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