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53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辣诺素(辣木和诺丽果的提取物)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将产蛋高峰期(22周龄)的海兰褐商品蛋鸡5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负对照组(NC)饲喂基础日粮,正对照组(PC)饲喂添加50 mg/kg杆菌肽锌的基础日粮,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25、0.50、0.75和1.00g/kg辣诺素(LNS)的基础日粮。试验期24周。结果显示:(1)日粮处理对蛋鸡试验前期和后期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后期添加0.50和0.75g/kg辣诺素有改善料蛋比的趋势(P=0.087);日粮处理对试验前期和后期鸡蛋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重和哈氏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和辣诺素有提高蛋壳强度的趋势(P=0.062),其中以添加0.75g/kg辣诺素组鸡蛋强度最高。(2)与正、负对照组相比,添加辣诺素显著增加了生蛋黄和熟蛋黄的罗氏蛋黄色比率(P0.05),显著降低了蛋黄胆固醇的含量(0.25LNS组除外)(P0.05)。(3)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0.50g/kg辣诺素显著提高了鸡蛋总黄酮、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卵磷脂、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辣诺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提高鸡蛋营养品质的功能,考虑到添加成本,产蛋鸡日粮中添加0.25~0.50g/kg为宜。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人参止血活性的药理试验。人参经水提取再行凝胶过滤,给小鼠腹腔注射1 mg/只,可缩短小鼠尾静脉出血时间3~4分钟;使小鼠凝血时间加快1~1.5分钟。试验表明人参与人参三七具有类似的止血活性,可使小白鼠体内血小板数目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因型越橘果实中4种花色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越橘2个野生种和3个栽培品种中4种花色苷的含量。结果 表明:总花色苷含量最高的是‘芝妮’,其它依次是CA-206、NB-3、笃斯越橘和红豆越橘。果实所含花色苷的种类和含量因种和品种而不同,其中矢车菊色素-3-半乳糖苷普遍存在的,而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不存在于笃斯越橘和红豆越橘果实中,红豆越橘果实中只含4种花色苷的1种。  相似文献   
4.
春玉米—秋大豆—青菜连作模式作为一种粮经结合模式,通过产地的选择、优质品种的试验以及无公害技术的配套,更好地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实现该模式的生态高效。  相似文献   
5.
6.
赵婷  郑毅男 《人参研究》2012,24(3):30-34
精氨酸单糖苷(AF)、精氨酸双糖苷(AFG)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和扩张血管等作用。由于近年来对于精氨酸衍生物的研究很少,故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精氨酸及其衍生物AF、AFG做一概述,为以后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光照是调控动物生长、发育和季节性繁殖的重要因素。在畜牧生产中,可以通过人工控光提高公羊繁殖性能、肉鸡生产性能,缩短牦牛的发情周期,进而提升经济效益。褪黑激素作为调控动物繁殖生理过程的重要一环,参与了羊季节性发情、绒毛生长、精子发育等繁殖进程。外源褪黑激素的补充和应用对于养羊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现有褪黑激素在养羊生产中应用的报道,并分析了褪黑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及潜在的研究、开发方向,以期为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间作玉米对红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磷素的有效性提高有重要作用。基于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磷水平(P0:0 kg/hm2,P60:60 kg/hm2,P90:90 kg/hm2,P120:120 kg/hm2)下玉米大豆间作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效磷特征的影响,为改善红壤团聚体结构和提高磷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磷和间作种植均有利于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和增大土壤平均质量直径。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分别显著提高了玉米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和平均质量直径 10.5%和 10.8%,且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和平均质量直径在 P120施磷水平下达到最大。玉米大豆间作相比单作玉米促进了土壤 >0.25 mm团聚体含量的增加,特别是 >2 mm团聚体含量增加了 23.2%,同时减少了 <0.053 mm团聚体含量 10.2%。对比单作玉米,间作显著提高了 1~ 2和 0.25~ 1 mm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蚕豆间作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及其与根际pH值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云南红壤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测定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灌浆~乳熟期不同土层深度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含量和根际pH值,比较研究了小麦蚕豆间作对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和pH值的影响,探讨了间作小麦根际pH与根际土壤有效磷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小麦单作相比,小麦蚕豆间作显著地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同时,小麦蚕豆间作促进了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0-10 cm、10-20 cm土层单、间作差异显著;间作显著降低了分蘖~拔节期10-20 cm土层、孕穗~抽穗期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小麦根际土壤pH.分蘖~拔节期、灌浆~乳熟期,单、间作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根际pH呈负相关关系.试验表明,在红壤上间作小麦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高与间作降低根际pH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纸莎草营养状况的变化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改变。通过典型样地采样和HPLC分析,研究了亚热带高原季风区(昆明)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沟渠中3种富营养化程度(超富营养一上游、富营养一中游、中富营养一下游)水质对纸莎草地下部生物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上游至下游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降低,纸莎草地下部生物量显著下降,纸莎草地下部生物量为1.74~3.18kg·m^-2,与原产地相当甚至略高;不同富营养化水质显著影响纸莎草地下部氮、磷的含量,其中中游、下游氮的含量分别较上游下降了43.5%和38.2%,磷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6.2%和27.7%;不同富营养化水质使纸莎草地下部化学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上游到下游1-芝麻脂素(38)的含量显著增加,柳杉醇(40)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黑麦草内酯(18)含量显著减小,猫眼草黄素(35)和青蒿亭(37)的含量受水质影响不大;在未分离鉴定的化合物中,还有10种化合物的含量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有2种显著减少,水质对其他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