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减小福建地区山地环境下太子参收获机的挖掘阻力,设计一种具有振动功能的太子参挖掘机构。通过太子参的种植环境以及挖掘铲的受力分析,设计挖掘深度h、入土角β、挖掘铲刃口倾角θ、铲体长度L及其宽度b等主要技术参数。根据偏心机构与四杆机构运动学原理分析挖掘铲的运动特征,利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根据挖掘铲理论负载计算所得的法向力,进一步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挖掘机构的挖掘铲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实地测试并监测不同工况下的挖掘阻力,验证振动挖掘机构的功能性与理论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挖掘机构可以实现以正弦波为周期的往复振动。对挖掘铲面施加563.85 N的法向力,挖掘铲最大应力为141.87 MPa,小于45号钢的355 MPa,满足受力要求。实地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振动挖掘阻力在1 320 N和1 583 N之间变化,小于无振动时的挖掘阻力1 604 N,说明太子参振动挖掘具有减小挖掘阻力的作用。平均挖掘阻力为1 458 N,与理论计算数据1 505.181 N接近,进一步验证理论计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3.
4.
不同栽培方式对2个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设计了抗病品种‘甬优15’与感病品种‘D优151’在单作、间作条件下施用3个不同水平追肥量,组成12组不同的栽培条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均为随施肥量增加,分蘖数、株高、穗长增加;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先增加后减少。两个品种均以间作条件下施用2水平施肥量(675kg/hm~2)产量最高,‘甬优15’为9.62t/hm~2,‘D优151’为8.24t/hm~2。‘甬优15’间作对比单作在施肥量675kg/hm~2时发病率降低0.8百分点,病情指数降低0.9;‘D优151’发病率降低16.3百分点,病情指数降低3.6。两个品种间作条件下施用450kg/hm~2追肥量时经济效益最佳;‘甬优15’的施肥增产率、边际产量、产值、净收益、新增纯收益率和边际成本报酬率为6.42%,7.73kg/kg,24 050元/hm~2,9 725元/hm~2,15.43%,9.67元/元;‘D优151’为4.77%,5.07kg/kg,20 850元/hm~2,6 525元/hm~2,13.97%,6.33元/元。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间作条件施用450kg/hm~2追肥量,不仅可以获得最高水稻产量和较好的细菌性条斑病抗性,还可以获得最佳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