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设置深翻秸秆不还田(PT)、深翻秸秆还田(PTS)、免耕秸秆不还田(NT)和免耕秸秆还田(NTS)4个处理,测定收获后耕层0~30 cm剖面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以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晋中地区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TS和NT处理下土壤容重显著高于PT和PTS处理;NTS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均最高,而PT处理20~3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0~30 cm剖面来看,NTS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采用免耕秸秆还田措施可能是晋中地区玉米田潜在的土壤固碳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缺乏藜麦专用播种机械的现状,设计了一种藜麦覆膜精量播种机。根据藜麦覆膜精量种植农艺要求,采用滴灌管浅埋开沟技术,使用滑刀式开沟器在两侧种行间开出宽45mm、深20mm的浅沟,用于埋设滴灌管;采用随动仿形覆膜装置将地膜铺设于整平装置整平后的地表上;设计了翼勺式取种器,确定了种勺结构和侧孔、容种腔的长度,以实现藜麦精量取种;采用滚筒式穴播器在地膜上打穴播种,采用覆土装置将土壤输送至种行进行覆盖,完成播种过程。以白藜品种“陇藜1号”为试验对象,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试验分析播种机的作业速度、侧孔长度、充种高度对播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播种机作业速度为1.0m/s、侧孔长度为10mm、充种高度140mm时,播种机性能指标最佳,此时合格指数为85.4%,空穴指数为1.7%,漏播指数为5.2%,重播指数为9.4%,播深合格指数为88.1%,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满足藜麦种植的覆膜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南海北部海域5个多齿蛇鲻地理群体(北海、湛江、茂名、东莞、汕尾)共78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在78个个体的568bp序列中共检测到48个单倍型,39个变异位点。经分子变异等级分析(AMOVA)得出5个地理群体内遗传变异度为98.82%,群体间遗传变异度仅为1.18%,各群体间成对遗传变异固定指数FST值在0.00024~0.03008;78个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5。通过对基于序列片段构建的NJ树和基于序列单倍型利用中介网络法构建的群体间关系网的分析发现,5个群体间有明显的基因交流,遗传分化差异不大;再结合种群、种及属的界定标准,判定5个多齿蛇鲻群体归属于同一种群;而且,在经历快速增长、变异和瓶颈期之后,多齿蛇鲻种群就以小群体模式继续快速增长,形成地理群体。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影响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因素,进一步拓宽现有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文对中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总结。主要包括形态水平、生化水平、分子生物学水平及多方法结合的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中国大豆遗传多样性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最后对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旱地玉米秸秆地膜二元覆盖的土壤水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农田土壤水温变化规律和降水高效利用的影响,以探求旱地玉米最佳覆盖种植方式,于2013—2015年在山西省寿阳县连续定点定位设置秸秆地膜二元覆盖(MS)、宽膜覆盖(FM)、窄膜覆盖(NM))3个不同覆盖种植方式,以传统露地平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种植模式对旱地玉米土壤温度、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二元覆盖昼夜温差比宽膜覆盖、窄膜覆盖和露地变化幅度小,二元覆盖昼夜相差8.8℃;在播后25~35天,15cm土层的土壤温度由19.1℃上升到26.5℃,呈现微弱的增温效应。(2)玉米整个生育期秸秆地膜二元覆盖处理(MS)0—160cm土壤贮水量较CK增加68mm;3年平均含水量显示,MS、FM和NM比CK分别提高4.5%,0.4%和1.2%。(3)秸秆地膜二元覆盖(MS)处理,比露地增产17.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4.8%。因此,秸秆地膜二元覆盖能综合改善田间温度、水分因子,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山西省旱地玉米最佳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小麦节水栽培的有效调控技术和相应效果,研究了灌水方式与地膜覆盖的不同结合,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穗茎叶等器官绿色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和覆膜均可不同程度提高产量,但两个因素相组合效果更显著;20cm和40cm渗灌覆膜在总耗水量在459mm的控制条件下,分别比对照增产20.34%和20.16%;而在有深层水补给的露天条件下,分别增产11.11%和13.67%。不同处理对穗、茎和叶器官的面积及其比例,也产生显著影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开花期非叶光合器官占总绿色面积的比例在61.33%~62.69%之间。  相似文献   
7.
李娜娜 《花卉》2019,(2):86-87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城市工业化趋势的逐渐完善,也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逐渐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现代化风景园林事业也在发挥出其积极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逐渐成为了城市设计的标杆,引领着城市文明的建设。本文主要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进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促进社会的逐渐进步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藜麦在中国的适应性种植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藜麦在中国地区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归纳了藜麦的植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分析了国内藜麦产业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种质创新应用不足、高产栽培技术尚未成熟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藜麦产业投入、促进产业多形式发展的发展对策,为藜麦在中国的推广种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方法研究与应用分析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园林绿化项目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对郁金香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为调节冬季温室栽培郁金香的花期,采用白光、UVB、UVA、蓝光和红光等光质对郁金香进行补光处理,探讨不同光质对郁金香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对郁金香花朵形态无明显影响,但除白光外,其他补光处理均提早开花并提高开花整齐度,红光和蓝光明显促进郁金香植株干物质向花朵分配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