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2002-2004年,从饲养的812头奶牛群中,选择69头高产奶牛作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63头供体牛共获胚胎495枚,超排成功率达91.3%(63/69),平均获胚胎7.17枚/头,可用胚胎402枚,平均可用胚胎5.82枚。其中采用加拿大生产的促卵泡素超排处理奶牛供体10头,获卵106枚,可用胚胎87枚,平均获可用胚胎8.7枚/头;采用鲜胚移植奶牛受体8l头,妊娠44头,妊娠率为54.3%,产犊28头,待产16头;采用冷冻胚胎移植黄牛受体278头,妊娠114头,妊娠率为41.0%。产犊22头,待产92头。 相似文献
5.
6.
试验旨在观察南堰猪场母猪与仔猪的PRRS免疫程序。选取15日龄乳猪、25~79日龄保育猪、产后15d及产后25d的母猪,采用猪蓝耳病毒ELISA抗体检测法,检测其母源抗体与免疫抗体水平,其中25日龄仔猪的PRRS母源抗体合格率仅41.3%,而接种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后14d具有可靠保护力。因此,该场仔猪的PRRS免疫程序需要调整,免疫接种时间可提前到15日龄。产后25d的断奶母猪即免疫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后146d免疫抗体合格率为100%,说明所选用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免疫保护期达5个月。因此,采用母猪断奶时接种该疫苗的跟胎免疫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8.
9.
野猪诱导发情与提高产仔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6头纯种野猪和20头杂交野猪分别分成3组,组Ⅰ为PG+PMSG+HCG处理组,即先用氯前列烯醇(PG)处理,发情后第15天再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200IU,72h后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Ⅱ为PMSG+HCG处理组,除未注射PG外,其他处理与组Ⅰ相同;组Ⅲ为PMSG+LRH-A3处理组,与组Ⅱ的差别是用500IU促性腺激素类似物(LRH-A3)代替HCG。所有母猪均在出现静立反射后进行配种,12h后重复配种。结果发现,3种方法的纯种野猪和杂交的诱导发情率,Ⅰ组分别为60%(3/5)和85.7%(6/7),Ⅱ组分别为40%(2/5)和71.4%(5/7),Ⅲ组分别为33.3%(2/6)和66.7%(4/6)。分娩结果表明,诱导发情效果杂交野猪好于纯种(P〈0.05),Ⅰ组和Ⅱ组好于Ⅲ组(P〈0.05)。足月妊娠后,Ⅰ组野猪窝产仔数平均为8.3±1.8只,分别比Ⅱ组和Ⅲ组多0.8和2.8只;Ⅰ组杂交野猪窝产仔数平均为11.8±2.3只,分别比Ⅱ组和Ⅲ组多2.4和7.5只。上述结果表明,结合应用PG、PMSG和HCG可以诱导野猪发情,并能提高窝产仔数,杂交野猪对处理的反应效果比纯种野猪更好。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