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狗牙根辐射诱变后代外部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1997-2002年经过辐射诱变得到的狗牙根诱变后代的6个坪用性状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的辐射诱变剂量处理的后代间坪用性状有显著差异,尤其在节间直径和密度上,6 800 rads处理的后代节间都比9 000 rads处理的后代粗,而密度是前者低于后者,2种剂量处理都可以显著降低草层高度;2)不同辐射诱变代数的后代间存在着差异,原始种源进行多代的辐射诱变,可以使得叶片显著变窄,草层高度显著降低,节间变细变长; 3)同一材料在相同辐射剂量诱变处理后匍匐茎不同节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6个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优良品系和2个引进品种进行扩增扫描,从分子的角度对8份材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1对SRAP引物在8份材料中扩增出576条清晰的谱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59个,多态性比率为62.33%,8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6962~0.817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388。31对SRAP引物中有1对引物Mel8Em17可以将所有材料区分开来,应用该引物的扩增谱带构建了参试材料的DNA指纹图谱,可将不同材料从DNA水平上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解质渗透法,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杂交所获得的30个远缘杂交后代的抗寒性进行鉴定,以选育出优质抗寒且四季常绿的草坪草新品系。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抗寒性半致死温度(LT_(50))的变异范围为—10.393~—16.547℃,所有杂交后代的LT_(50)均低于狗牙根亲本,除FG-29,F3-1,FC-13和FC-20这4个后代外,其余杂交后代的LT_(50)均低于高羊茅亲本,尤以FC-22的抗寒性最强,LT_(50)较高羊茅亲本低4.863℃,表现出明显的超亲遗传特征和母性遗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99年以来经过化学诱变得到的杂交狗牙根品种"Tifdwarf"的诱变后代的6个坪用性状指标的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秋水仙碱诱变的后代中,0.1%秋水仙碱处理的后代的叶片宽且长,而节间则比0.25%、0.4%秋水仙碱处理的后代细;(2)0.1%秋水仙碱浓度处理24 h的后代的节间直径高于同样浓度秋水仙碱48 h处理得到的后代,而相同秋水仙碱浓度相同时间处理的后代间也存在差异;(3)在0.1%~0.4%浓度范围的秋水仙碱处理24 h或48 h可以改变叶片宽度(以变窄为主),也可以使节间变粗,而对节间长度、密度和草层高度则没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种暖季型草坪草对长期盐胁迫的生长反应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通过盐水灌溉法,研究了长期盐胁迫对4种暖季型草坪草优良新品系沟叶结缕草'Z123'、结缕草'Z080'、狗牙根'C291'和海雀稗'P006'生长的影响,以评价其抗盐性及对长期盐胁迫的适应性生长反应.结果表明,根据绿叶盖度和植株总干重,这4种草坪草的抗盐性依次为'Z123'>'P006'>'C291'>'Z080'.长期的盐胁迫显著抑制了'Z123,和'Z080'的叶重、枝条干重和枝条长度,而'P006'和'C291'在10~20 g/L以上的盐度下才受显著抑制.'Z123'、'C291'和'P006'可以分别在20,10和5 g/L以内的盐度下维持稳定的枝条数量,血'Z080'在5 g/L下显著降低.5~10 g/L左右的低盐度对4种草坪草地下茎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不显著,较高盐度下才受显著抑制,但'P006'和'C291'在5 g/L下具有更稳定的根系干重.长期盐胁迫不同程度地提高了4种草坪草的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干重比,但抗盐越弱的草比值增加越快.不同草坪草的同一器官对盐胁迫的反应不一致,反应了其抗盐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结缕草属植物种间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SRAP标记技术对结缕草属植物5种1变种共96份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结缕草属种质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54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362条清晰的用于多样性分析的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37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3.0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犎)为0.2409,Shannon信息指数(犐)为0.3746。2)应用Nei-Li相似系数法估算了9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其GS为0.5939~0.9834,平均为0.7588。不同种之间,结缕草与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与细叶结缕草中的部分材料遗传相似系数较高,遗传距离较近。大穗结缕草Z010和长花结缕草Z122与其他结缕草的遗传相似系数都相对较低。同一个种内,结缕草、中华结缕草和沟叶结缕草种内遗传变异均较大,GS分别为0.5994~0.9834,0.6243~0.9807和0.6630~0.9475。3)通过UPGMA 分子系统聚类法,将96份种源分为7个大的类群,其中第1大类和第2大类均包含结缕草、中华结缕草和少量的沟叶结缕草种源;第3大类群主要包括4份美国引进的材料;第4大类主要包括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大穗结缕草Z010、长花结缕草Z122和结缕草Z115都单独聚为一类。从聚类结果可以看出,结缕草、中华结缕草和沟叶结缕草均有交叉聚类现象,并不是同一个种的材料完全相聚,个别种源自行一类,遗传基础与其他材料差异较大,从遗传聚类图可以很明确地看出96份种源间的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结缕草属植物部分外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份外部性状存在差异的结缕草(‘J36’)和中华结缕草(Z039)相互杂交,获得正反交F1分离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F1群体的密度、草层高度、叶长、叶宽、叶长/叶宽、节间长度、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节间直径进行遗传分析,以初步明确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 在调查的8个性状中,正反交杂交后代中每一个性状的变异范围均超出了双亲的变异范围,不同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节间长度/直径、节间长度、叶长/叶宽、草层高度、节间直径、叶长和叶宽。2) 草层高度、叶长、叶宽、叶长/叶宽、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直径的正反交后代的表型值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有母体遗传效应,密度和节间长度正反交后代间无显著差异。3) 密度的最佳遗传模型正反交均为B-1模型,即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正交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3.67%,反交的主基因遗传率为63.22%。草层高度、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和节间长度正反交后代群体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A-0模型,即无主基因模型。节间直径的正交为1对主基因的遗传模型,反交为无主基因模型,节间长度的正交为无主基因模型,反交为1对主基因模型。  相似文献   
8.
郭海林  丁万文  陈静波  陈宣  刘建秀 《草地学报》2012,20(4):724-728,734
为进一步研究结缕草属(Zoysia Willd.)植物的耐盐性遗传机制,通过结缕草耐盐亲本Z105(Z. japonica)和敏盐亲本Z061(Z. japonica)进行人工杂交,以构建结缕草的耐盐分离群体。首先通过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对所获得的F1群体杂种真实性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培法对F1群体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F1群体164个后代中132个后代为真杂种,这些后代的耐盐性表现出连续性的遗传变异,存在明显的分离现象,成功地构建了结缕草的耐盐性分离群体。这为结缕草耐盐性的遗传分析、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耐盐性遗传标记的QTL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结缕草属植物生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份生殖性状存在差异的结缕草(Z136)和中华结缕草(Z039)相互杂交,获得正反交F1分离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F1群体的花序密度、生殖枝高度、花序长度、每穗小穗数、小穗长度、小穗宽度、小穗长度/宽度进行遗传分析,以初步明确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7个性状中,正反交杂交后代中每一个性状的变异范围均超出了双亲的变异范围,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花序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生殖枝高度和每穗粒数,小穗长度和宽度的变异最小,花序长度的变异居中。2)花序密度、生殖枝高度、小穗长度和小穗长/宽正反交后代的观测值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有母体遗传效应,花序长度、每穗粒数和小穗宽度正反交后代间的观测值无显著差异。3)花序密度正反交后代群体的最佳遗传模型为存在2对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型,生殖枝高度、花序长度和小穗宽度正反交后代群体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A-0模型,即无主基因模型。每穗粒数正交为1对主基因的遗传模型,反交为无主基因模型,小穗长度的正交为无主基因模型,反交为1对主基因模型。小穗长/宽正交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1模型,即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2.72%,反交群体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2模型,即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8.81%。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述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的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研究了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假俭草E126匍匐茎中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半致死温度(LT5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以及脯氨酸含量伴随田间气温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则呈现出先降低又升高的趋势。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季节变化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淀粉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间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对其冬季抗寒性增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