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2016年,在甘肃、湖南两省进行绿肥新品种油肥1号繁种生产试验,研究了延迟播种期和不同密度对繁种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油肥1号高产繁种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甘肃北方春油菜区可正常结实,密度为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3 303.32 kg/hm2,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与当地常规油菜无明显差异,发育进程略早于青油14号;在湖南冬油菜区将播种期延迟至10月底也可正常结实,但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从油用、饲用、菜用、观赏、肥用、其他用途等角度阐述了目前种植油菜的主要用途,并提出了完善品种管理,强化品种选育;加大宣传推介,培育民族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价值最大化等油菜多用途利用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提高油菜的附加值,延长油菜产业链,推动油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包膜型缓释肥的有关概念及发展情况,对其特性进行了综述,结合油菜的营养生长特性探讨了包膜型缓释肥在油菜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湘南地区油菜制种的可行性,在永州宁远县开展油菜制种试验,通过对不同播种期下各小区产量、纯度鉴定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宁远地区进行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沣油823制种时,播期选择在9月末至10月中旬较为合适,可以获得理想的制种产量和纯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湘东地区的直播油菜生产中引进新型缓释型油菜专用配方肥"宜施壮",对其在直播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型油菜专用配方肥,避免了普通一次性施肥因肥料流失而导致的油菜后期早衰,且对促进冬前绿叶数的增加,延长角果表层叶绿素的光合寿命效果明显,增产效果显著,且投入产出比高,在省工、节本、增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肥1号蕾薹期菜薹产量及盛花期鲜草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上油肥1号薹肥两用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油肥1号秋播比春播菜薹产量增产了24.80%,但品质差异不大,播期并不影响菜薹风味和口感,鲜草产量比春播提高了34.10%,且植株养分含量略高于春播。 相似文献
7.
在湘东地区的直播油菜生产中引进新型缓释型油菜专用配方肥“宜施壮”,对其在直播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型油菜专用配方肥,避免了普通一次性施肥因肥料流失而导致的油菜后期早衰,且对促进冬前绿叶数的增加,延长角果表层叶绿素的光合寿命效果明显,增产效果显著,且投入产出比高,在省工、节本、增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冬季作物,常用来榨油[1]。近年来,油菜薹由于风味独特、口感细嫩,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都很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2]。薹用油菜作为菜心、白菜薹和红菜薹等蔬菜品种的补充,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9.
油肥2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绿肥专用型油菜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矮,抗逆性强,盛花期鲜草产量适中,适合机械翻压。植株养分含量均衡,适宜于湖南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丰油730、湘杂油7号和中杂油2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收割期,对油菜秸秆产量及其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收割期的油菜秸秆产量及其氮磷钾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