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篇 |
农学 | 3篇 |
综合类 | 25篇 |
园艺 | 1篇 |
出版年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木兰属玉兰亚属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木兰属玉兰亚属14种植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类的分类特征性状不同,其结果差异显著。如①采用叶部分类特征性状聚类,则14种植物明显聚为两大类:木兰类和玉兰类。该亚属玉兰组和望春玉兰组植物的聚类结果与其原分类系统相吻合,而木兰组和望春玉兰组应合并为一组,即木兰组。同时,调整了某些种的归属。②采用花部分类特征性状和③综合38个分类特征特状的聚类结果相一致,不能作为玉兰亚属分组的依据和标准,即难以将14种植物分成几个大的类别。但是,可以作为玉兰亚属种群鉴定、检验与划分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3.
河南处于北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种类繁多,野生经济植物丰盛,南北植物交错分布,有华非区系植物,如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华北绣线菊Spiraea fritschiana Schneid.等;有西北区系植物,如柽柳Tamarixchinensis Lour.、沙蓬Agriophyllum arenarium Bieb.、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等;有东北区系植物,如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东北角蕨Cornopteris crenulato-serrulata Nakai等;有华中区系植物,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白 相似文献
4.
石斛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研究结果表明,N6,MS等14种培养基对曲茎石斛,铁皮石斛的种胚成苗率,种胚苗生长有显著作用,其中以N6为硅。在1/2N6培养基内添加香蕉汁(150mg/L),石斛种胚苗生长最好;若添加2mg/L或1mg/LNAA,可提高石斛种胚分蘖率6-7.14倍。选曲茎石斛或铁皮石斛的茎尖,茎段,充实幼叶及其种胚,鳞叶期原球茎,种胚苗,幼根为外殖体,可培育出大批组培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石斛组培苗在特殊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木兰属植物腋花、总状花序的首次发现和新分类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木兰属植物腋花与总状花序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这种花及花序的花均为两性花,形态结构完全相似,并能正常开花和结实。其开花顺序由顶向下,依次开放,且花期、花径及花被大小、果实依次递减。该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木兰属植物从顶生花→腋生花→总状花序的进化和遗传理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研究材料。同时,还发现了2新派,1新种,1新组合种,6新变种。2新派是:河南玉兰派,腋花玉兰派。新种是伏牛玉兰。1新组合种是腋花玉兰。6新变种是:白腋花玉兰、多被腋花玉兰、紫基伏牛玉兰、黄花望春玉兰、宽被望春玉兰、窄被玉兰。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究桑条高产栽培方式,以湖桑32号为材料研究了肥料用量、栽植密度、基桩年龄及留条数对桑条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30 000 kg/hm2、栽植密度30 000株/hm2的栽培方式下,桑条生物量相对最高。同时为了分析桑条在造纸工业的利用价值,以桑树、毛白杨、沙兰杨、大官杨、泡桐5种树种进行制浆造纸物理强度试验,发现桑条多数物理强度指标表现优异,通过改良化机浆制浆,桑条机浆的理化性质符合国家标准,桑条漂白浆性能优良,该结果可为桑条高产栽培及造纸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望春玉兰幼龄树体结构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250株9年生望春玉兰幼龄树的调查,根据枝条分布状态、主侧枝多少、枝角大小和自然类型,将其划分为疏枝型、密枝型和自然开心型等三种主要树体结构类型,并研究了树体结构的成层规律、成层数与侧枝数分布规律、层枝数、棱角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枝量分布规律、冠层内叶片分布规律、植株类型与蒸腾强度的关系以及根系分布与冠幅的关系。最后,就培养速生丰产树体结构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河南地区枸骨4新变种,即:①紫枝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purpureoramula T.B.Zhao et J.Y.Chen,var.nov.)、②紫序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trispinoso-duris T.B.Zhao,var.nov.)、③剌齿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spina T.B.Zhao,var.nov.)和④多刺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ultraspina J.Y.Chen et T.B.Zhao.Var.nov.)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并与原变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