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大肠杆菌病又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临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气囊炎、滑膜炎及输卵管炎和腹膜炎等,可侵害各种日龄的鸭,是鸭场常见疾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极大损害。 相似文献
2.
猪场疾病的流行是一个复杂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相互联系而造成的。因此,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来消除或切断造成流行的三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就会使疫病不发生或不致继续传播。这些措施应包括"养、防、检、治"四项基本内容,综合性防疫措施又可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而生物安全的概念就是基于以上疾病的防控产生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4.
自2007年以来,江苏省丰县的樱桃谷肉鸭养殖成为当地养殖业的支柱产业。进入夏季,由于饲养管理技术的不成熟,导致鸭子死伤严重和料肉比增大,养殖利润大大降低,养殖进入淡季。提出夏季樱桃谷肉鸭的养殖要点为:搞好环境控制,加强饲养管理,抓好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6.
8.
2008年中国11省市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仍是当前中国猪场的重要威胁性传染病,引起的损失包括种猪繁殖障碍、仔猪的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以及生长肥育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本研究利用gE—ELISA方法对2008年11个省市119个使用伪狂犬病异E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猪场阳性率为57.1%,总样品阳性率为11.7%(797/6785),显示伪狂犬病仍然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性,感染压力仍然偏高。种猪野毒阳性率为14.0%(542/3860),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22.9%,种猪带毒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与2006年和2007年的系统监测结果相比,阳性猪场的比例没有变化,但总样品阳性率、种猪阳性率和阳性场种猪阳性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伪狂犬病阳性场的种猪群中,母猪的胎次越低,野毒抗体阳性率越低,表明近几年,伪狂犬病控制在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公猪和后备母猪的阳性率偏高(25.9%、14.8%),仍是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的主要障碍。在所有11个省市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病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伪狂犬病阳性场中,1-4周龄、5。8周龄、9~12周龄、13。16周龄这4个阶段阳性仔猪的比例逐渐降低,依次为29.3%、23.1%、12.9%、7.8%,17~24周龄为6.2%,野毒抗体通常持续到9-12周龄。由于仔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了解检测样品的来源信息和免疫信息,以减少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的偏差。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感染是伪狂犬病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现阶段规模猪场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在当前的疾病感染压力下,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河南省范县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30万亩。直播稻技术是一项省工、省时、省秧田的简化种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匮乏与高用工投入的矛盾。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直播稻栽培优势、存在问题、技术要点和预期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适合本地应用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疫病的综合防制是指从建场、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等各个环节上采取综合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菌孳生而有利于家禽生长生的良好环境,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规模化肉鸭养殖场必须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方针,疫病综合防制是落实方针的综合配套措施,必须贯穿于整个饲养管理过程。具体说来,肉鸭疾病的综合防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