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SE)对采后猕猴桃接种青霉菌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通过测定猕猴桃果实发病率、病斑直径以及与果实抗病相关物质的含量和防御相关酶的活性,研究GSE对采后猕猴桃果实青霉菌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GSE处理延迟了猕猴桃在损伤接种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后果实发病率的上升,抑制了果实病斑直径的扩大。同时,GSE处理极显著提高了猕猴桃果实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降低了膜降解标志性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脂氧合酶(LOX)活性,提高了猕猴桃果实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接种扩展青霉后,接种前期GSE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接种后期GSE处理显著提高了苯丙氨酸氨解酶(PAL)活性。综上,GSE处理通过激活抗氧化防御代谢从而提高了猕猴桃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本研究为利用GSE防治青霉病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猕猴桃为试材,采用草酸(OA)浸泡的方法处理果实,研究采后OA处理对猕猴桃软腐病抗病性及生理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采后抗病性以及果实保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0 mmol·L-1 OA离体条件下对病原菌具有最佳抑菌率(92.59%)。10 mmol·L-1 OA处理能够有效延缓损伤接种猕猴桃果实失重率上升和硬度的下降,抑制可滴定酸(TA)含量下降并维持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在较高水平;OA处理还降低了损伤接种猕猴桃果实中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的积累,促进类黄酮和总酚物质含量提高,抑制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不明显;OA处理还提高了几丁质酶(CHI)和葡聚糖酶(GLU)活性,并延缓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下降。综上,10 mmol·L-1 OA处理可以提高果实抗病性,延缓猕猴桃贮藏期的后熟软化,保持良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体育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竖向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铜梁县新城核心区小学建设项目3#楼(体育馆)工程为背景,对其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竖向振动模态进行模拟分析,并与实测结果相比较,评价其控制竖向振动舒适度的效果。根据建模思路精确建立的该大跨楼盖有限元模型,其模态分析结果与模态实测结果接近,相对误差约为5%;模拟分析及工程实测结果表明,该大跨楼盖前三阶振型均以竖向振动为主,结构自振基频满足我国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竖向振动舒适度符合标准;与无底板的大跨次梁楼盖相比,增加底板后,其增幅最小的一阶频率增长了19.9%,表明增加底板可有效地控制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的竖向振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的保鲜效果,以‘贵长’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Guichang’)为材料,测定了常温贮藏条件下NO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理、食用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不仅可以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速率及失重率的上升,还能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总酚含量的上升以及可滴定酸、类黄酮、花青素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减缓猕猴桃果实的衰老,保持果肉组织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该研究结果可为NO应用于猕猴桃果实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